提高HbA1c检测质量需要做好这四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具有结果稳定、变异性小,且不受进食影响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影响等特点,是一种评价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HbA1c不仅可以用于评价血糖的长期控制,还可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目前部分国家已经将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指标,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建议有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但是,我国尚未采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原因主要是HbA1c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bA1c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我国实现将HbA1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指标需要不断提高并保证其检测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并保障HbA1c的测定质量呢?

第一、选择一个可靠的方法

对于临床检验,方法指的是分析系统。HbA1c的测定方法很多,有专用HbA1c分析仪,也有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在选择分析系统时,需要选择得到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计划(NGSP)认证的分析系统。NGSP对于HbA1c检测的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NGSP的突出贡献是对厂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尽量的评价。这一举措从源头上标准化了HbA1c检测,使得厂商方法结果都能够溯源到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DCCT/UKPDS)。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也对HbA1c标准化工作有重要作用,建立了特异测定HbA1c的参考方法,使得全球HbA1c测定结果从无溯源性到有溯源性。

第二、方法使用规范化

实验室应制定合理的操作规范(标准操作程序),内容至少包括:项目名称、方法学原理、样本(采血管/抗凝剂、储存)、校准程序(校准日期间隔、校准方、校准方法)、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样本的测定程序、干扰因素、参考区间(参考范围)、试剂、色谱柱(可测定样品数量,适用于使用色谱柱的方法)、维护程序等。

第三、知晓HbA1c检测的干扰因素

HbA1c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产物,因此,任何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都会干扰HbA1c的测定,对其结果产生影响。干扰因素包括:血红蛋白病、衍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产周期的异常及药物等。有些干扰因素及其干扰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方法学特异),而有些干扰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无法克服(非方法学特异)。

第四、参加室间治疗评价(能力验证)活动

临床检验实验室应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是目前验证实验室测定结果可靠性、可比性并提高测定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体现方式。室间质量评价所用样品应尽可能与临床样本相近,样本浓度也应当接近医学决定水平,这对于HbA1c用于无症状人群的筛查、血糖管理质量方案的制定及判断疗效非常重要。

因此,保证HbA1c测定结果质量应注重上述四个环节。实现中国HbA1c检测的标准化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