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天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医疗的部分(见文末),深深感到中国医疗改革还在深水区继续博弈。这365个字涉及的关键点如此熟悉:三医联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和社会办医。
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医疗改革的老几样儿了,反复强调,也意味着这些改革更难,触动的利益链更深,推进的过程更长。
首先,医保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直接的压力是怎么保证资金安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后,需要更精细、更标准的医保支付方案。较为中立和宽泛的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方案已经公布,各个地方怎么理顺管理制度,可能会增加中央三大部门共同解决问题的难度。
医疗价格改革方面,国家改革方案迟迟没有落地。目前,江苏、山东等地的思路是:政府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政府会设定一个医保支付参考线,基本医疗服务围绕参考线上下浮动,符合资质的民营医院也在支付范围内。其余竞争领域的医疗服务价格自主定价,公立医院也可以提供这些服务。目前,很多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只进行了微调,和过去有何区别,如何影响医院患者,还没有更多报告。
药品流通改革方面,还在招标采购方面打转转。接下来触碰的利益更多,比如,当一个地区希望用仿制药替代进口药的时候,怎么解决仿制药质量的问题。又比如,一些小散乱的医药企业怎么退出地方市场,不少企业还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最有分量的,是人事和薪酬制度的改革。虽然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更多解释,但结合2013年、2014年的改革方向,不多养一个人是国家的整体思路,取消公立医院编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2016年1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表态: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另外,事业单位的养老方案已经先行做出了调整,为取消编制改革铺了路。事业单位的个人和单位,分别按照比例交纳养老金,缴纳方式和企业单位一致。
薪酬制度改革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目前,“年薪制”的薪酬支付方式受到推崇,主张医生和科室的考核不与业务量挂钩。不过,这是一种大包干的做法,也是企业单位对高层管理者的一种薪酬支付,只有改变医生和医院的激励制度,年薪制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鼓励社会办医,这依旧是非常模糊的提法。很多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落地。比如,鼓励哪类医疗机构?目前,专科和全科诊所在准入上难度很大,大型民营医院更容易受到支持,还有很多中小民营医院在监管的视线之外,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对比一个国家——日本。日本85%的医院为私立非营利性医院,禁止举办营利性医院,基层医疗服务主要由私立诊所提供。又比如,公共资金对社会办医支付的边界如何制定?我们国家的基本医保是支持营利性医院的。我们再比较日本,日本的强制医保资金只支持私立非营利性医院,这也是许多国家社会保险的做法。
总结一下,医疗改革会继续延续2015年的思路往前走。我们不去评价成功与否,因为改革的效果需要时间。整体来看,随着社会矛盾加深,比如东北女孩痛斥号贩子,国家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会更加收紧,体制外,很可能是社会资本以及医疗创业的机会。
附:
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鼓励社会办医。
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
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