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挑战?自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实验室管理

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角度,中国检验医学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1.手工作坊式检验(1980年以前);2.半自动或低速全自动分析自动化实验室(1980-2000);3. 高速分析自动化及全实验室自动化(2001-2010);4. 智能化实验室(2010年到现在)。中国的实验室落后于欧美国家10年左右的时间,自2001年起步,自动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1-2010)是市场培育期,产品逐步成熟、逐步受到客户认可的阶段;第二个阶段(2011-2017)是市场爆发期,主流进口品牌如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日立等都升级了新一代的流水线产品,产品更加成熟,具备了更加务实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客户普遍欢迎这一代流水线产品;第三个阶段(2017年-至今)是国内外品牌同步竞争时期。在这一阶段如国内安图生物(磁悬浮流水线)、润达医疗、蓝怡、透景等都推出来流水线,与国际主流品牌处于相互竞争的格局。    医学实验室通常由人(检验人员和病人)、标本、自动化和检测系统、信息化、质量管理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等组成。实验室管理包括了以下几大方面:一、检验人员管理和再教育方面当前检验科检验人员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已经是博士毕业。他们属于新时代检验人员,自动化可以减少很多人工操作的环节,智能化可以减少人脑重复思考的环节,进而使得检验人员主要精力做检验医学更有价值的工作,比如临床沟通、科研实验、质量体系的建设等等。二、质量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在过去半自动仪器的时代,谈不上系统的质控体系,到了分析仪器的自动化时代,分析仪器、分析试剂、质控定标、实验室环境(水质等)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进而有了相对正确可靠的质控管理体系,但发现还是会遇到标本结果检测异常的情况,全实验室自动化现在可以做到从采血开始到检验报告的发放的全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而且,现在可以做到质控品的全自动运行,可以定时定量进行质控检测,以满足更高,更科学的质控标准。三、在试剂及耗材管理方面自动化和智能化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提供试剂管理线上化,检验科的试剂耗材管理货架信息、试剂效期监控等都可以被及时有效的管理。而且通过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上线后,可以减少采血管的使用量和降低采血量并提升医护水平,线上可以用更加短的时间做更多的项目,更加适应检验医学的精准医疗的要求,也可以提高检验科的收入水平。四、标本质量和流程管理全面的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可以让标本的流程更加简约,更加符合“最短路径原则”和“污染梯度原则”。不仅可以大幅减少标本TAT时间,而且可以带来更有质量的标本管理途径。五、信息化管理通过移动端实时查看功能可以远程管理科室数据、通过自动审核功能可以让结果审核更加标准化,提高准确性。医院引入一条先进的流水线系统往往对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次创新和革命,更加简单友好的操作界面让科室的人机互动更加容易。六、生物安全和绿色建设过去人工拔盖造成的气溶胶风险往往是造成生物危害的重要原因,而且手工操作环节较多会对标本造成相互污染并带来风险,进而对临床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自动化流水线,可以最小化这些环节对人造成的危害。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在社会各个行业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检验医学也会越来越离不开自动化和智能化。
(责任编辑:dawenwu)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