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检测在诊断 AMI时价值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检测在诊断 AMI时尤为重要,但仍需对其有正确的认识。目前指南已经将cTnT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标准,CK/CKMB已不是首选标志物,因此不能根据CK/CKMB水平正常就否定AMI的诊断。
 
CK/CK-MB为胞浆内蛋白,曾一直被视为AMI诊断的“金标准”,在AMI 后3~8 h, CK/CK-MB浓度很快升高,24h左右达峰值, 1~2 d释放完毕,在心肌损伤3 d 后多降至正常,由于诊断时间窗较短,易致漏诊,假阴性率比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肌钙蛋白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它是心肌与横纹肌收缩蛋白的组成部分,只存在于肌细胞的收缩装置上,由结构与功能不相同的 3个亚单位( cTnC ,cTnT ,cTnI )组成蛋白复合物,微量的心肌损伤即会引起肌钙蛋白浓度升高。尤其是cTnI,它仅存在于心肌收缩蛋白的细肌丝上,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至今未发现假阳性的报道,因此有研究认为cTnI增高对具有心脏损伤的特异性接近100%。5%的cTnI 游离于细胞浆内,为可溶性,95%以结构蛋白形式固定于肌原纤维上,为不可溶性.在心肌细胞损伤早期游离于胞浆内的cTnI快速释出,AMI后3~6 h 血中浓度很快升高,和CK-MB相当或稍早,其后肌原纤维不断崩解破坏,以固定形式存在的cTnI水平于l8~24 h达高峰,1周后下降,可持续2周左右。检测时应注意窗口期。
心肌标志物在心梗的诊断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心肌标记物的测定应进行综合评价,如肌红蛋白在AMI后出现最早,也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很强;cTnT和cTnI出现稍延迟,而特异性很高,在症状出现后6小时内测定为阴性则6小时后应再复查,其缺点是持续时间可长达10~14天,对在此期间出现胸痛,判断是否有新的梗死不利。CK-MB虽不如cTnT、cTnI敏感,但对早期(<4小时)AMI的诊断有较重要价值。 以往沿用多年的AMI心肌酶测定,包括:①肌酶激酶(CK)、②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③乳酸脱氢酶(LDH),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远不如上述心肌坏死标记物,但仍有参考价值。三者在AMI发病后6~10小时开始升高;按序分别于12小时、24小时及2~3天内达高峰;又分别于3~4天、3~6天及1~2周内回降至正常。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检测在诊断 AMI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在快速病人诊断在紧急医疗和急诊用药上有特定的价值,就像送到急诊室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病人。包括病人观察和监察在内的诊断方案至少需要12小时的持续时间。实验室开展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根据急诊室症状开始有两个时间间隔,第6和12小时。然后根据病人的危险程度分成3种类型:低,中或高风险或者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测,在全科医生(GP)监督下入住心脏监护病房(CCU)或者出院回家。既然床旁检测不会在此方案中部署,日常医疗护理专业的工作关系和CDM是不会受到影响。典型的病人在急诊室的留院时间范围为12-24小时。于是,在这个方案下正在诊断的病人在临床和护理时间和资源上达到了一个很大的需求。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