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涛:公立医院转型的痛苦与挑战

在中国做院长不易,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开始进入充分竞争的态势。

今天和大家聊聊公立医院转型痛苦与挑战,下次聊“私立医院的转型痛苦与挑战”。

在中国,很多的二级医院想升级为三级医院,很多的三级医院想成为引领学科的学术型医院,战略谁都会做,但是实施起来真的挑战很大。

做临床容易,做学问难

做临床是“手艺活”,可以熟能生巧,做得熟练了,就像是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可以是不动脑筋的。虽然外人看起来很复杂,其实相对简单,只有少数的疑难复杂病例是具有挑战性的。

如果是从二级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就需要做更多的复杂手术,就需要处理更多的疑难危重复杂病例,就需要在科主任层面有更多的博士、博导,就需要做研究了,就需要有国家自然基金和SCI文章了,就需要做学问了,多数的临床型的主任是很难升级为学术型主任的。

如果是临床型的三级医院想转型升级为引领学科的学术型医院,也要面临同样的挑战,除了病人数量以外,还需要做更多的高难度手术,需要做临床新技术的创新和引领,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不仅仅是需要科主任是博士、博导,还要学科骨干都是博士、博导,甚至整个科室都是博士。

这也要有一个痛苦的转型,需要把临床高手改造为博士、博导,还要把只会做研究的博士从临床“小白”改造升级为临床高手,都很难。

做事容易,做人的工作难

做事累不死人,人搞人气死人,做事的搞不过搞人的。

不会做事,教会了就行了;不会做人,怎么教都学不会。

不怕做事学不会,就怕做人不学好。

医院升级容易,要让那么多的人能力升级,思想升级,觉悟升级,眼界升级,胸怀升级,真的很难。

渡一人易,渡众生难。

改变自己容易,改变别人难

以一己之力渡众生,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挑战,是一种折磨,有很多人是重压之下,努力之后,失望之余,放弃了改变别人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

做科学容易,做学科难

做科学没那么难,只要学会方法论,去搞定老鼠,搞定细胞,搞定各种因子就可以了。

做学科要有足够多的疑难复杂危重病例,要做那么多的高难度手术,要搞定团队中的那么多的博士、博导、人精、刺头,要做科研平台,要搞定上下级关系,要搞定全国的学科同行大拿教授,要高级别科研课题,要SCI、KPI、JCI……

做专科容易,做亚专科专病难

做专科,可以做大做强,方向多,东方不亮西方亮。

做亚专科专病,需要舍弃,需要聚焦,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熬得住,需要把自己做小,做好了顶多是小而美。

通常大家什么都想要,既要、又要、还要、还TM要,啥都不肯放弃。结果是大而全,是平原,既形成不了高原,也没有高峰。

局部突破容易,整体上升难

引进一个学科带头人,配套一个精干的核心团队,搭好平台,给够政策,就可以开足马力,单点突破了。

但是想要引进很多的学科带头人,短期达到整体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量容易,上水平难

量是可以突击的,技术是要沉淀的,真正的学术水平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是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树小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还有很多很多的难,改变一个科室容易,改变所有的科室难;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容易,中层干部执行难,知易行难……

转型难

转型难,难于上青天,真正的转型至少需要院长两个任期,需要院长不能有短期思维,要有长期主义,需要院长要能耐住寂寞去做很多在自己任期里看不到效果的事情,需要院长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

转型难,难于上青天,需要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如果无法统一思想、统一人士,至少要统一行动。

转型难,难于上青天,转型需要有能力,有眼界,有胸怀的学科带头人。

转型难,难于上青天,转型需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需要单点突破,全面提升;需要不忘初心,不问前程。

想,都是问题;

做,才有答案。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