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医生需要经常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数值,首先要保证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数值准确才能做出正确的诊疗方案,一些细节往往影响患者的血糖监测数值,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常常被问到测血糖该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的问题,除此之外,测血糖的实际操作中亦存在其他的具体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测血糖采用第2滴血的由来
2016年9月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和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发布的《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中给出的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指出:选用75%乙醇消毒采血部位,待乙醇干后,方可进行采血。采血针穿刺皮肤后,轻压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1滴后,将第2滴血滴入试纸区上的指定区域;穿刺皮肤后勿过度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结果产生偏差。
首先在医院的环境中要保证采血安全,都需要使用酒精对需要采血的部位进行消毒,规范中都提到需要等乙醇干后再采血,因为残留的酒精会与血液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结果准确性,同时酒精在短时间内不一定完全挥发干净,而且手指没有完全干的情况下,也不易于形成完整的血滴,所以要求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第1滴血,收集第2滴血测定血糖,以保证血糖数值的准确性。
采用第2滴血也可能会影响血糖数值
有研究显示:在手部清洁情况下,用75%酒精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穿刺,避免用力挤压,采用第1滴血和第2滴血与留取静脉血做生化血糖监测作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那么为什么又说采用第2滴血会影响血糖数值呢?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中提到:建议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某些满足二次加样设计的血糖仪可以允许吸二次血样);在测试中不要按压或移动血糖试纸、血糖仪等。
也就是说用血糖仪采血时要求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在临床操作中,往往存在拭去第1滴血之后,第2滴血不会自然溢出,擦去第1滴血之后血样不够,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如果操作不当,用力挤压手指采血部位会导致组织液渗出,从而影响血糖数值。
如何保证足量的血样
在临床实践采血时,很容易出现第2滴血的血样不足的情况,尤其对于一些末梢循环不好的患者来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
现在天气转凉,建议患者测血糖前可以先搓搓双手或者甩一甩胳膊,促进手部血液循环,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温水泡手也是很好的办法。给患者清洁手指后将采血部位所在的手臂自然下垂片刻,然后轻轻按摩采血手指的指根部有利于采血时采集到足量血样。其次为减轻疼痛程度,应在手指侧面采血,而不是在指尖或指腹采血。
大多数医护都易忽视的细节问题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教授分享了一个关于测血糖的故事。一位住院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当时他的血糖值是2.3mmol/L,护士按照低血糖的处理方案给他吃了糖块,15分钟之后再次测血糖,血糖值竟然为31mmol/L,显然这个数值不准确,进行操作的护士第一反应是血糖仪出现了问题,于是又换了一台血糖仪,再次测量之后血糖值没有高得离谱,血糖也恢复了正常。其实分析一下,第一次的血糖数值高得离谱是因为测血糖的手指恰好是刚拿过糖块的那个,这时候酒精仅仅是消毒,并不能很好地清除手指上残留的糖分,从而影响了血糖数值。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中提到:进行血糖测试前需要清洁采血部位(如指腹侧面),可用肥皂和温水将手(尤其是采血部位)洗干净,并用干净的面巾纸或棉球擦干;这一点是很多患者包括医护人员都忽视的细节问题,尤其是手指拿过食物很容易影响血糖数值。如果患者在家自行测定血糖,不一定非要采用酒精消毒,可以仅用肥皂把手指洗干净然后晾干即可,在手指完全干燥的情况下采集第1滴血测定血糖未尝不可,只要正常采血,遵照其他规范即可,同样能够得到可靠的血糖监测数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J].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5, 7(11):603-613.
2.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6):5-5.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