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涂片观察的方法 为提高诊断率和防止造成差错,检查涂片前必须严格核对涂片编号,了解送检单上填写的全部资料;阅片要全面、认真、细心观察。 因涂片中细胞成分分布极为分散,所以显微镜观察时必须按顺序视全张涂片,用推进器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移动,仔细观察每一个视野,归后将盖片边缘亦做仔细检查,经防止漏诊(图20-1)。 涂片细胞学检查十分重视低倍观察,先宏观涂片中各种细胞成分,发现异常细胞时,再转换高倍视野,仔细观察细胞结构,明确性质,做出正确诊断。 二、提高细胞学诊断率的要领 (一)细胞学诊断的书写方式 细胞学检查癌细胞的诊断方式分为直接法和分级法。 1.直接法:根据细胞学检查结果,直接写出关于疾病的诊断如痰抹片检查结果为“俩支气管鳞癌”。 2.分级法:将涂片中细胞学检查发现的细胞变化,用分级方式表示。它的优点是能真实地反映细胞学所见。较这客观。目前有三级、四级、和五级三种分类方法。五级分类法过于繁琐,实际应用中较难掌握。因此国内仍常用三级或四级分类法,该两种分类法较为简单明确,易于掌握,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涂片的本质。 (1)三级分类法: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可疑和阳性三级。 Ⅰ级:阴性:无核异质细胞,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或一般退变细胞。 Ⅱ级:可疑。涂片中发现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的是肿瘤细胞,应重复送检。 Ⅲ级:阳性。涂片中发现典型癌细胞,有时根据癌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布,初步进行分类。 (2)四级分类法: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核异质,可疑和阳性四级。 Ⅰ级:阴性。 Ⅱ级:核异质。涂片中发现少量核异质细胞,由高度炎症增生所致。 Ⅲ级:可疑。涂片中见重度核异质细胞,其形态基本符合恶性肿瘤细胞标准,但数量过少,还不能完全排除癌前期病变或高度炎症坟生的可能,建议临床重复送检。 Ⅳ级:阳性。 (3)五级分类法 Ⅰ级:无核异质细胞。 Ⅱ级: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证据。 Ⅲ级: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Ⅳ级: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仍缺乏典型恶性肿瘤细胞的证据。 Ⅴ级:发现典型恶性肿瘤细胞,根据其细胞形态,作出初步的分类。 (二)提高细胞学诊断的要领 1.熟练掌握病理学:脱落细胞来自组织,所以是病变组织的部分反映,具有踏实的病理学基础,才能对千变万化的脱落细胞形态作出正确的判断。 2.多思考、多比较:涂片中细胞成分,背景成分以及细胞变性程度等每例各不相同,阅片时要分析思考和比较,最好用涂片中某一背景成他,如淋巴细胞或红细胞作标本。 3.密切结合临床:多与临床医生联系,了解临床症状,化验及影像诊断结果,避免盲目性。 4。认识脱落细胞学的局限性:无充分证据,宁可保存守一点。未肯定的报告对临床亦有参考价值。 5.了解各种染色的特性和优缺点因不同染色方法,细胞表现差别很大。 (三)细胞学诊断的误诊原因 细胞学诊断误诊造成临床诊断的错误,以致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误诊形式有假阳性和假阴性两种。前者是在非肿瘤患者涂片中找到所谓的癌细胞;后者是在肿瘤患者涂片内未找到癌细胞。 细胞学检查从取材到最后诊断,任何一个步骤处理不当,均可产生误诊。引起的误诊原因有以下几种: 1.标本取材不当:未取到真有癌细胞部分,如痰液制片时未仔细选择有效病理成分;或患者咳痰方式不对,未采集到支气管深部分泌物等。 2.标本不新鲜:细胞学检查标本必须在采集后1-2小时内涂片,立即固定,以防止细胞自溶。 3.编号错误:会发生误诊嘏造成医疗事故。故送检标本、申请单、涂片、报告单编号后应仔细核对,避免出现差错。 4.细胞污染:涂片在固定和染色过程中,不断有细胞脱落于试剂中,这些细胞有可能粘附在其它患者涂片上而造成误诊,故要经常过滤或现换试剂。 5.观察不仔细或方法不正确而发生的漏误。 6.肿瘤细胞分化好,与正常细胞不易区别。 7.经放疗或化疗后,正常上皮细胞受射线作用,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吻误诊为癌细胞。
(责任编辑:labweb)
涂片的观察与诊断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