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继发膜性肾病一例

病例资料:
患者,男,65 岁,因“尿检异常伴全身淋巴结肿大2月”入院。患者2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全身淋巴结肿大,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入院。
查体:左侧颈部、右侧腋窝下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活动度可。
生化检查:尿蛋白量4.2 g/24 h,以大分子蛋白为主;尿RBC 计数1.2×106/m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0.5mg/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18.5 U/g.cr;尿嗜酸性粒细胞阴性。
血WBC 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占61.3%;血白蛋白28.4 g/L;肾功能正常;血脂升高。抗核抗体阴性,补体正常,IgE﹥1000 IU/ml;抗磷脂酶A2 抗体阴性;肿瘤标志物正常。
肾B超检查:肾脏大小正常。
胸部CT 检查:纵隔、腹腔淋巴结大。
骨髓涂片:增生活跃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图1。

 
淋巴结活检:淋巴组织和血管增生为主伴嗜酸粒细胞浸润,未见癌细胞。
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IgG(2+)、IgA(+)、IgM(2+)、C3(2+)、C1q(+),呈颗粒状沉积于血管袢。肾组织抗磷脂酶A2抗体受体染色阴性。
光镜检查:节段系膜区轻度增宽,毛细血管袢增厚、僵硬;小球上皮侧、系膜区、内皮下嗜复红物沉积,上皮侧见弥漫钉突形成;间质灶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散在单个核细胞浸润。见图2。
 

电镜检查:上皮侧有高密度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被钉突分隔或包绕,个别毛细血管袢见内皮下电子致密物分布,系膜区见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见图3。

 
治疗方案:泼尼松30 mg/d,雷公藤多苷片60mg/d 口服。
复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1.60%,血白蛋白30 g/L,尿蛋白量2.3 g/24 h。5 月30 日复查血嗜酸性粒细胞0.30%,尿蛋白量为1.1 g/24 h,长期随访至今。
讨论
本例为中老年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合并肾病综合征,肾组织活检见上皮、内皮下及系膜区大量致密物沉积,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阴性,膜性肾病诊断成立。
应排除继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有机溶剂、重金属、药物中毒,肿瘤等。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应排除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淋巴结活检以血管增生为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小脓肿,肾间质、骨髓中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骨髓液未发现IP1L1⁃PDGFR基因融合,提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需与木村病鉴别。
本例患者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呈慢性炎性反应;病程长;全身淋巴结受累;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IgE 增高;淋巴结活检见淋巴滤泡增生,血管增生为主伴嗜酸粒细胞浸润,形成微脓肿,血管纤维化,故不支持木村病。
本例患者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明确,在治疗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同时,尿蛋白量也随之减少,血白蛋白上升,考虑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继发膜性肾病可能性大,但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责任编辑:sgx)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