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色原理
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钠盐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而成。
1﹒亚甲蓝 又称美蓝(methylene blue),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色部分为亚甲蓝阳离子,呈碱性。亚甲蓝易被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因此为多色性亚甲蓝。
2﹒伊红 又称曙红(eosin),其有色部分为伊红阴离子,呈酸性。
3﹒亚甲蓝和伊红的水溶液混合后,形成一种溶解性低的伊红‐亚甲蓝中性沉淀物,即瑞氏染料。反应式如:M+Cl-+E‐Na+→ME↓ +NaCl。
4﹒甲醇为有机溶剂,适量的瑞氏染料在甲醇中溶解后,解离成带正电的亚甲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血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能促进细胞与染料的结合。
5﹒细胞的受色 细胞的受色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不同细胞或细胞的不同部位化学成分不同,在某一pH 环境,各种细胞或细胞的不同部位对酸碱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经过染色后的同一血片上,可见到不同染色性的血细胞。Hb 和嗜酸颗粒为碱性蛋白,易与酸性伊红结合染成红色。核蛋白和核糖核酸为酸性成分,易与碱性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或紫红色。中性颗粒可同时与伊红和亚甲蓝结合染成淡紫红色。
6﹒pH 的影响 血细胞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的正负数量随溶液pH 而定。在酸性环境中,细胞带电荷多,易与伊红结合而染红色;在碱性环境中,细胞带负电荷多,易与亚甲蓝结合而染蓝色。细胞受色对pH 十分敏感,因此染色时应用pH6.4~6.8 的缓冲液,使细胞染色结果一致,利于细胞的识别。
(二)试剂配制
1﹒瑞氏染液
将染料放在研钵中,加少量甲醇研磨,将已溶解的染料倒入棕色瓶中,这样反复多次,直至染料完全溶解,甲醇用完。配好后放37℃水溶3 天,每天振摇2~3 次,1 周后使用。或室温放置,每天振摇2~3 次,共7 天,再放1 个月后使用。
2﹒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蒸馏水加至1000ml 溶解后校正pH,塞紧瓶口保存。
(三)染色方法
1﹒将已干燥的血片或髓片平放在染色架上,加染液数滴,使覆盖整个血膜30 秒。
2﹒按1∶2~3 的比例加缓冲液混合,染色10 分钟左右。
3﹒用缓冲液或近中性水冲去染液,自然干燥后镜检。
(四)结果
正常情况下,外观呈淡紫红色。镜下红细胞染粉红色。白细胞质染天蓝色或淡蓝色,胞质中有特有的颗粒。核染天青紫红色,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
(五)注意事项
1﹒血膜要干燥,否则易脱落。
2﹒室温高,染色时间短,室温低,染色时间长。
3﹒骨髓片染色时间要长一点,冲洗前可先用低倍镜观察有核细胞是否染色清楚,核质是否分明,然后再冲洗。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