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可来自机体本身或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小部分尿酸可经过肝脏随胆汁排泄,其余大部分均从肾脏排泄。尿酸可被肾小球自由滤过,也可经肾小管排泄,进入原尿的尿酸90%左右被肾小管重吸收。排除外源性尿酸干扰,血尿酸浓度主要受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影响,因此严格限制饮食,血尿酸水平可作为评估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之一。
〖参考区间〗
血清/血浆:女性:140~360μmol/L 男性:200~480μmol/L
尿液:≤4.76mmol/24h
〖样本要求与保存〗
血清,肝素抗凝血浆,尿液。
尿液应用生理盐水稀释,将检测值乘以稀释报告结果。
血清或血浆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3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6个月
〖临床意义〗
血尿酸增高:
(1)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血尿酸增高无痛风发作者为高尿酸血症。
(2)在细胞增殖周期快、核酸分解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尿酸值常见增高。肿瘤化疗后血尿酸升高更明显。
(3)在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血清尿酸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其他肾脏疾病的晚期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
(4)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
血尿酸降低:
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血尿酸降低。
〖备注〗
血标本采集尽量在清晨空腹时进行,避免在过度的肌肉运动后或暴漏于强光下,否则会使结果升高。EDTA、枸缘酸、草酸盐、氟化钠、氰化物、甲醛因能抑制尿酸酶而使尿酸测定浓度偏低。与男性相比,女性尿酸水平偏低,这是由于女性尿酸清楚较快引起的。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