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A-A+周六的早上,正在休假的浙大儿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马良龙接到了急救呼叫。正在休假吃饭,突然接到医院电话,被告知病人情况不好,要立刻回到医院。然后,放下筷子,夺门而出,飞奔下楼…… 这,不是虚构的电影情节,是经常会上演的真实故事。2个月大的小宝宝术后突然不好抢救团队半小时内赶到“12号床病人情况突然不好,心率降低!血压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请立刻回医院!”周六的早上,正在休假的浙大儿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马良龙接到了急救呼叫。此时,妻子正端上热腾腾的早饭。来不及吃,他立马就要出门。临走,妻子在他手里塞了一根香蕉。12号床病人是一个出生才2个月10天的小宝宝,患有复杂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5mm、室间隔缺损8mm、房间隔缺损6mm……两天前,孩子成功实施了手术,各项关键指标都比预期更好。周五下班前,主刀医生还去看了她,情况一切良好。从业二十多年,马良龙深知术后苏醒和撤呼吸机是一个重要关口,随着麻醉镇静效果消失、术后意识恢复,有的患儿反应激烈,情况会突然不好,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这个宝宝应该就是这种情况。不到半个小时,他就驱车赶到了医院,中途还接上了科室另一位医生高展副主任医师。到医院的时候,心脏外科顾问张泽伟主任医师已经到了,高强主治医生也赶到了医院。除了心脏外科这4位医生,体外循环的叶莉芬副主任医师、何文龙主管护师,CICU(心脏重症监护室)的邱芸香、范佳杰主治医师,手术室的杨慧、于伶俐等护士也都在床边了。 凭借多年合作形成的默契,整个团队很快做好分工,一边心内按压抢救,一边手术,主动脉、右心房插管,连接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在台湾曾被群众叫做“救命机器”),同时对孩子脑部采取亚低温保护。半小时内,团队成功为孩子建立ECMO辅助系统。一忙就是四五个小时靠着一根香蕉撑到下午三点半成功给孩子上ECMO只是抢救的关键一步,后续还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生命指征,随时采取相应措施,等一切都平稳了、撤下ECMO和呼吸机,才算彻底把孩子救回来。有时,上了ECMO,孩子病情还可能出现反复,所以抢救团队都等到下午,孩子生命体征恢复、各项指标稳定才各自回家。 “这个孩子乳酸突一度升至16mmol/L,我们走的时候,乳酸已经下降到5mmol/L。”谨慎起见,张泽伟主任医师、马良龙副主任医师更是坚持到了下午三点多,方才离开。由于精神高度紧张,靠一根香蕉支撑到这个点,马良龙医生却一直没有感觉到饥饿。 资料图:心脏外科张泽伟、马良龙、高展、高强医生合影事后,他在朋友圈写道:肾上腺激素分泌旺盛,没有感到饥饿,直到夫人端上“中晚餐”。这种抢救,几乎每月都会上演“为浙大儿院心脏中心这个团队骄傲、自豪!”心脏外科顾问张泽伟主任医师介绍,复杂先心病患儿,不仅需要闯过手术关,还需术后步步闯关:肺动脉高压危象、静脉血栓、感染、肾衰等情况,需要密切监护和及时治疗。正因如此,患儿不仅要面对术后6-8小时最危险时期,术后48小时都需格外注意。 “以前条件差的时候,重症病人手术后躺在监护床上,医生在地上打地铺,三天三夜不回家,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张泽伟透露,虽然现在条件好了、监护手段也更加先进了,但科室医生还是保留了随叫随到的习惯。“这是职业需要,也是科室形成的优良传承。”张泽伟说。 “我们组这两年,病人多,手术多,重病人也多。我几乎每月都要被急救电话呼唤。不幸中之万幸,这大半年里,所有抢救,全部成功。”马良龙表示,为浙大儿院心脏中心这个团队骄傲、自豪!正是整个团队精诚合作、全力以赴,才一次又一次地能够从死亡边缘把孩子们救回来。张泽伟表示:“医者应秉持高度的责任心,不能轻言放弃,有时再坚持一会就是柳暗花明。” 马良龙透露,这个被救回的宝宝,目前已经完全脱离风险,1周内可以出院。作者:木玉、叶子、荔枝
(责任编辑:dawenwu)
生死抢救!小宝宝突然病危,医生放弃休假火速赶回,靠一根香蕉撑到下午三点半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