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葡萄牙里斯本皇家药物分子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疟原虫在宿主肝脏细胞中得以生存的一种特殊防御机制,这一阶段对于疟原虫至关重要,其能够帮助疟原虫获得感染红细胞的能力,从而诱发和疟疾相关疾病症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
图片来源:Maria Mota and Eliana Real, iMM Lisboa
疟原虫能够通过一种特殊的膜结构来实现在宿主肝脏细胞中复制的目的,这种膜结构能够保护疟原虫抵御宿主细胞内部的威胁,即细胞自体吞噬作用,细胞自噬往往会被感染所介导,当细胞受到感染后就会开始降解细胞内部不必要的物质,更重要的是,细胞自噬的过程依赖于名为LC3的蛋白质。
尽管细胞的自体吞噬作用会在感染后够被宿主细胞所激活,疟原虫对于细胞的防御机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并不像其它更多的易感性病原体;然而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疟原虫的“致命要害”,即名为UIS3的蛋白质会与LC3结合形成抵御宿主细胞自噬作用的保护罩,如果没有这种保护作用,疟原虫就会变得非常敏感,而且很容易被宿主细胞所清除。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缺失UIS3蛋白质的疟原虫并不会在小鼠的肝脏细胞中得以存活,然而如果宿主细胞的自噬能力被中和的话,疟原虫就会重新获取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UIS3能够一种重要靶点,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抵御疟原虫在肝脏中生存的新型疗法,然而某些疟原虫会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在机体被首次感染多年后才会引发相应的疾病症状。
由于如今科学家面临疟原虫对多种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状,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而本文研究帮助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一种新型治疗靶点;未来研究人员或将基于本文研究,寻找新型化合物来阻断疟原虫抑制宿主细胞自噬过程的能力,同时研究人员还能够检测新型药物是否能够真的应对耐药性疟原虫对宿主的感染。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