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两种类型干细胞和 3D 支架创造了世界首个功能性小鼠胚胎,研究报告发表于《自然》中。
在剑桥大学的新闻发布会上,研究者专门使用转基因小鼠胚胎干细胞 (ESCs), 也就是最终构成身体的成分,和胚外滋养层干细胞 (TSC), 将胎盘形成。研究人员通过这两种胚胎,成功开发了一个可以自我组装和交流,最接近自然的胚胎。
这种人造胚胎是自然胚胎的发展,一边是 ESC,一边是 TSC。两部分通过一个接口连接起来。研究人员强调了两种细胞之间的相互沟通,就像在“交流”一样。
“我们都知道不同种干细胞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研究发现了更加吸引人的一面,那就是它们还会相互指导。”研究人员还强调了伙伴关系对它们的重要性,不过这种胚胎不太可能发展成一个健康的婴儿,因为,所需要的卵黄囊和滋养胚胎还没有找到。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