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常规检查(直接涂片法)操作规程

副标题#e# 1. 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利用肉眼观察粪便的颜色和性状,以及利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在下观察涂片中是否有虫卵、幼虫、各种细胞、包囊、结晶等。 2. 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无须特殊准备。2.2 标本种类:粪便2.3 标本要求:标本应取自粪便的不同部位特别是病理性改变比较明显的部位。 3. 标本储存:粪便应取指头大小存放于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容器内。粪便的容器必须有盖且有明显的标记。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尿液、植物、泥土、污水等污染标本;干结粪便 6. 操作步骤6.1 肉眼观察粪的颜色、性状。6.2 再用竹片搜集少量不同部位的粪便标本,涂抹于滴有一滴生理盐水的洁净玻片上。6.3 盖上盖玻片,涂片的厚度以能透过印刷物字迹为准。6.4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虫卵、幼虫等,再在高倍镜下观察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各种结晶,并观察粪便中的菌群分布。 7. 结果判断与分析7.1 粪便颜色根据观察所见报告,如黄色、褐色、土灰色、绿色、红色、柏油样等。正常粪便因粪胆素而呈棕黄色,但可因、药物或病理原因影响而改变粪便颜色:灰白色见于钡餐后、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疸、胆汁减少或缺乏;绿色见于食用含叶绿素的蔬菜后及含胆绿素时;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食用西红柿、西瓜等;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食用大量咖啡、巧克力等;米泔水样见于霍乱。7.2 性状可报告为软、硬、糊状、泡沫状、稀汁样、血水样、血样、粘液血样、粘液脓样、有不消化食物等。正常时为有形软便。7.2.1 球形硬便::便秘时可见。7.2.2 粘液稀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发炎时,如肠炎、痢疾和急性血吸虫病等。7.2.3 粘液脓性血便:多见于性痢疾。7.2.4 酱色粘液(可带脓)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7.2.5 稀汁样便:可见于急性肠胃炎,大量时见于伪膜性肠炎及了隐孢子虫感染。7.2.6 米泔样便并有大量肠粘膜脱落,见于霍乱等。7.2.7 扁平带状便:可能因直肠或肛门狭窄所致。7.3 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即可分辩。钩虫虫体常需将粪便冲洗过筛后方可看到。服驱虫剂后排便时应检查有无虫体。驱绦虫后应仔细寻找有无虫头。 8. 临床意义:为各类消化道疾病提供协助性诊断;查找并鉴别寄生虫。 9.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 10. 方法局限性:有时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11.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139-141 12. 注意事项12.1 虫卵的报告方式:未找到者注明“未找到虫卵”,找到一种报告一种,找到几种报告几种,并在该虫卵后面注明数量若干,以低倍视野计算。12.2 应注意将植物纤维及其细胞与寄生虫、人体细胞相鉴别,并注意有无肌纤维、结缔组织、弹力纤维、淀粉颗粒、脂肪小滴球等。若大量出现,则提示消化不良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12.2 细胞中应该注意红细胞、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直接涂片干后用瑞氏染色)、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等。
(责任编辑:labweb)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