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内科,不,应该说对几乎所有住院病患者,粪便常规+潜血试验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是“常规”嘛!对怀疑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粪便常规隐血试验阴性,就可以排除消化道出血了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有经验的医生,会复查粪便常规+潜血试验并加上粪便转铁蛋白检查进一步确定。
但是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可能很多刚进入临床工作的一线医师们并不是很了解。笔者咨询过检验科医生,目前大部分二甲、三甲医院,主要是用“血红蛋白法(胶体金法)”进行常规粪便潜血检测,而“粪便转铁蛋白”则是另外作为补充。下面就跟大家聊聊这两种检测方法。
血红蛋白法与转铁蛋白法的检测原理
这两种方法都称为免疫法,简单阐述其检测原理:
血红蛋白法:当粪便中存在血红蛋白时,血红蛋白会与和胶体金试纸上的抗体结合,可在检测线上出现红色色带,此为粪便潜血阳性。
转铁蛋白法:与血红蛋白法类似,只是检测的物质是转铁蛋白。当粪便中带有转铁蛋白抗原时,可与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金标探针发生特异结合而被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即发生双抗夹心特异结合,因而可测定粪便中的转铁蛋白含量。
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均不受动物血红蛋白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等干扰,也不受新鲜蔬菜、铁剂、维生素C的干扰,只特异地针对血红蛋白或转铁蛋白抗原表位。这告诉我们,两种检测方法几乎不太可能出现假阳性。所以,当出现阳性结果而患者无明显黑便、血便时,不要再在病程记录上写“考虑可能与近期食用动物血制品或服用铁剂相关”了,真的很low啊。
为何要进行检测粪便转铁蛋白?
有文献报道,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潜血的检测,不管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血红蛋白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均高于转铁蛋白法。但即使两者联合,其阳性率也不过41.6%。一次检查的漏诊率还是相当高的。所以,当怀疑有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法检测阴性时,复查是很有必要的,而检测粪便转铁蛋白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总结有以下几点理由:
1)上消化道出血时,血红蛋白经过肠道消化酶降解变性而不具有原来的免疫原性,抗体与抗原不匹配,出现假阴性;
2)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抗原过剩,出现前滞反应,导致假阴性,而转铁蛋白法则不会出现此类现象;
3)血红蛋白法检测范围为0.2ug/mL-2000ug/mL,可检测出人血红蛋白不低于100mg/mL的样本;而转铁蛋白法可检测0.02ug/mL-2000ug/mL的范围,可检测40ng/mL的样本,检测范围更广;
4)转铁蛋白主要存在血浆中,在健康人粪便中几乎不存在,而在消化道出血时的粪便中大量存在;
5)转铁蛋白稳定性优于血红蛋白。
基于上述几点及文献报道,我们发现,转铁蛋白法可弥补血红蛋白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时出现的假阴性情况,联合检测粪便转铁蛋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这对鉴别消化道出血部位也有临床意义。
还有哪些粪便潜血的检测方法?
除此上述免疫法之外,粪便潜血的检测还有化学法,如:还原酚酞法、联苯胺法、邻甲苯胺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匹拉米洞法等,有文献报化学法阳性率比免疫法高,但当患者食入动物的肉、血、含过氧化物的蔬菜、维生素C、铁剂等干扰物时,易出现假阳性结情况,故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静,汪靖园.粪便隐血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8):77-80.
2.蒋丽,徐令清,徐文,伍勇.4种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07):653-654.
3.夏长虹,武子涛,盛剑秋,余东亮,王海红,李娜,付蕾,李世荣.粪便转铁蛋白试验在提高消化道出血检出率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09):804-806.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