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不同时点血糖相关性,为糖尿病控制提供合理监测方案。方法 采用荟萃分析法。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血糖均有相关性。文献不具齐性,不能进行相关性大小比较。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血糖均有相关性,但尚不能以某一时点血糖替代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尿病监测应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相结合。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荟萃分析
200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DM)控制的金标准。空腹或餐后血糖与HbA1C的相关性如何,能否用空腹或某点餐后血糖间接反应HbA1C成为国内外当今研究热点,现将国内1996~2008年的研究资料做荟萃分析,以指导临床。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贫血或溶血。
1.2 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国内文献主要来源,主题词为HbA1C和血糖,共检索文献57篇,后分别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为主题词进行2次检索,共检出文献30篇。
1.3 统计学处理 行相关系数齐性检验,若具有齐性再行相关系数大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符合入选标准 排除仅对空腹血糖与HbA1C进行分析的文献,有8篇文献入选,其中1篇文献因无相关系数具体数值,统计分析时剔除,最后共有7篇文献入选。
2.2 效应尺度指标 相关系数为效应尺度指标。先进行齐性检验,若具有齐性则进行相关系数大小比较,若不具齐性仅做描述性分析。
2.3 HbA1C与血糖相关性 对上述7篇文献进行齐性检验,仅夜间血糖与HbA1C的相关性具有齐性,但仅2篇文献对此做分析,说服力欠佳。余各时点血糖与HbA1C的相关性比较不具备齐性,不能进行相关系数大小比较。第1篇文献相关系数与其他文献相比差别较大,剔除第1篇文献,对其他6篇进行齐性检验,仍不具有齐性(见表1)。表1 HbA1C与不同时点血糖相关系数
3 讨论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明确了HbA1C与平均血糖的相关性,HbA1C每升高1%,平均血糖上升1.95 mmol/L。以上研究结果均显示HbA1C与平均血糖相关[1-7]。周键等[7]研究发现,随血糖监测次数增加,平均血糖与HbA1C相关性更密切。
HbA1C与全天不同时点血糖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各不相同。由于不具备齐性,故不能简单以相关系数大小来评价HbA1C与某点血糖相关性的大小,更不能以某时点血糖替代HbA1C。结果的不同推测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糖尿病控制程度不同及HbA1C的检测方法不同等有关。以后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地统一测定方法,加大可比性。
尽管HbA1C与全天血糖有很好的相关性,但也并非为评价DM控制好坏的完美指标。因高血糖对人体损害通过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漂移两种方式体现。研究发现HbA1C与MAGE(平均血糖漂移幅度)、PPGE(餐后血糖漂移幅度)无相关性[7],也就是说同样的HbA1C水平,血糖漂移的幅度和频率可能不同。血糖水平的波动会影响内皮功能,导致大、微血管并发症,因此应降低血糖波动,而不能只关注HbA1C结果。
故糖尿病的监测应点(空腹、餐后血糖)、线(全天、24 h动态血糖检测)、面(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相结合。血糖控制好者,以监测餐后血糖为主,反之,应先监测空腹血糖,达标后再测餐后血糖,有条件者可进行24 h动态血糖监测。
【参考文献】略
作者:李利平,王颖芳,付留俊,滕中杰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 471003
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不同时点血糖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