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才是评价并发症发生及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评价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形成的非酶催化的稳定糖基化产物,可反映患者约120天的血糖平均水平。因其不仅能反应长期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且能较好地反映与血糖控制相关的各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因此常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

2、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是为了反映前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中葡萄糖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成正比,血中的葡萄糖越多,被糖基化的血红蛋白也越多。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一旦被糖附着,二者就不分开,直至红细胞死亡。而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这样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就反映了检测之前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代表这段时段的平均血糖情况,要想知道其平均血糖是多少,公式为:

①(糖化血红蛋白值×30—60)/18=血糖mmol数;

②(糖化血红蛋白值×31.7—66.3)/18=血糖mmol数。

③另外要较精确地测近期的平均血糖还可连测三天空腹、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总和除以9所得结果即可代表近期平均血糖;

④更精确的方法是动态血糖仪的监测。正常人餐后60~90分峰值血糖<8.9mmol/L,24小时血糖均值<5.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17%。如测得值为6.1%时,说明血红蛋白有6.1%被糖附着,小于6.5%为血糖控制良好,如>8%则意味着血糖控制不理想。美国的理想标准为<7%。 3、为什么血糖检测不能取代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血糖测定只能反映当时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是经过缓慢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而成,不随进食和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反映出患者在抽血化验前5~8周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此外,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可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形成。因此,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还有助于诊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4、不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会不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不少患者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正常,就不愿意再测糖化血红蛋白。殊不知,每次测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当时的情况,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里人的总体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病人每年检测两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控制不稳定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2~ 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便更为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