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友来说,日常需要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睡前与凌晨,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血糖的金标准,能够体现糖友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另外,还有两项检测也很重要,很多糖友可能比较少接触到,就是胰岛素和C肽的检测。
胰岛素是从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能降低血糖的物质。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原后,分裂为胰岛素和C肽,二者以同等的数目释放入血循环中。
测定血中胰岛素及C肽浓度,可以了解胰岛素β细胞贮备功能。对于已经使用外源胰岛素治疗的糖友,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干扰胰岛素测定;而测定血中C肽水平不仅可以准确地反应β细胞功能,而且可以弥补胰岛素测定的不足。做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除了可以观察β细胞分泌的动态变化、判断胰岛素功能外,还能指导临床糖尿病分型,避免盲目治疗。
胰岛素(INS)释放试验表现有哪些类型?
胰岛素释放实验是用口服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血中胰岛素动态变化,来反映胰岛B细胞的功能状况,协助糖尿病的分型并确定治疗方案。
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曲线图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
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素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多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
糖友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延,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2型糖尿病)者。该型糖友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强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效果。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
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延迟反应,峰值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可能有效。
C肽释放试验有什么临床意义?
C肽是胰岛素原最后生成胰岛素时的等分子离解产物,因此,测定C肽可以间接反映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健康人空腹血浆C肽值为0.8-4.0g/L,餐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
对于应用外源性胰岛素的测定,C肽经常作为表征胰岛素功能强弱的标准,由于C肽与胰岛素抗体无交叉反应,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故C肽测定显得更为重要,从而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情况,对于指导治疗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已经对开始胰岛素治疗的糖友,能更准确地放映糖友自身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C肽也是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