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实验:何时 OGTT 何时 IVGTT

1,033

OGTT 与 IVGTT 是啥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是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 2h 内做系列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以评价个体的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方法,对确定健康和疾病个体也有价值。

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IVGTT)

适应证与 OGTT 相同,对某些不宜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患者(如不能承受大剂量口服葡萄糖、胃切除后及其他可致口服葡萄糖吸收不良者),为排除影响葡萄糖吸收的因素,应按 WHO 的方法进行 IVGTT。
IVGTT 怎么做

IVGTT 分为第一时相法、第二时相法及多样本静脉糖耐量实验等。

正常人接受 IVGTT 时血糖迅速升高,很快出现持续 5~7 min的胰岛素爆发式分泌(第一相),此后随着高血糖的持续,胰岛素维持分泌(第二相),由于血糖水平随即下降,故正常人胰岛素的二项分泌曲线较为低平。

如果人为造成持续高血糖状态,则B细胞将显露出更大的胰岛素分泌能力而出现平缓上升,且持续数小时的二相分泌。

1. 第一时相法:基础状态,短时间(1~2 min)内静脉快速注射 50% 葡萄糖 25g,测定 0、2、4、6、8、10 min 的血糖、胰岛素和C肽等值,观察 AIR 的变化。

本方法中葡萄糖剂量一般为 0.3 g/kg,也可按 0.5 g/kg计算,最大量为 25 g。正常人高峰值可达 250~300 mU/L,糖耐量减退者约为 200 mU/L,而糖尿病患者常低于 50 mU/L。

2. 第二时相法:静脉快速注射 50% 葡萄糖 0.3 g/kg,分别于 -30、-15、0、2、3、4、5、6、8、10、15、20、30、40、50、60、90、120、150、240、300min 取血。

OGTT 与 IVGTT 各自优点与局限

一些患者喝糖水完全吐掉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OGTT 优点

其优点主要为:①与基础状态状态法比,OGTT 糖负荷后的评估参数更多,适合群体研究;②与阻断葡萄糖-胰岛素反馈法相比,OGTT 不干扰葡萄糖-胰岛素反馈的生理机制;③与其他激发葡萄糖-胰岛素反馈法(如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微小模型法)相比,葡萄糖从胃肠道逐步吸收,可刺激消化道的激素及胰岛素分泌,更符合生理状态。

OGTT 局限

OGTT 的局限性为:①葡萄糖剂量兼顾个体不同的体重、年龄、性别或体质指数,这个剂量的确定并未反映 OGTT 中的耐受量,即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②严重高血糖时,不宜服用葡萄糖,以免引起酮症及酮症酸中毒;③重复性差,变异系数大,影响因素较多。

IVGTT 优点

IVGTT 的优点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变异性小,与高糖钳夹结果又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糖尿病的发生,能早期反映 2 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功能受损程度。

正常人在同一操作者及相同实验环境下,IVGTT 的重复性好(8 周之内),即使静脉血动脉化及静脉留置术等均不会改变这种重复性。

IVGTT 局限性

IVGTT的局限性为:①难以评估中晚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因为当B细胞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胰岛素对葡萄糖刺激的AIR即已消失;②IVGTT结果中各个时相变化的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阐明,也有人认为静脉注射葡萄糖产生的第二时相变化是人为产物;③易出现肩部不适、发热、等不良反应,大约持续几分钟即消失,还易引起静脉炎。
不再一味只相信 OGTT

可见,OGTT 实验和 IVGTT 实验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不应该一味只相信 OGTT 实验,而忽略 IVGTT。

目前,一些内分泌书籍完整地介绍了 OGTT 但对 IVGTT 介绍却十分匮乏。实验要因人而异,了解实验的优缺点及适应证,让检查发挥最大的优势。解病人之苦,是病人之福,更是医生之德。

参考文献:

1.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2. 马晓静等:《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