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输血增加血小板反应性

一项研究通过检测二磷酸腺苷(ADP)- P2Y12受体通路发现,输注红细胞(RBC)后, ACS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增加,但炎症或血栓形成标志物无显著变化,这提示,对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P2Y12抑制剂治疗的ACS患者,上述效应可能与其缺血事件增加有关。文章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14,63:1289)。

        研究共纳入63例ACS或非ACS患者,分析结果显示, RBC输血后,患者血小板反应性增加,表现为ADP诱导的光密度比浊法(LTA)测得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相对增加了11.6%(P= 0.004),残余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了10.8%(P= 0.005),同时血管舒张剂诱导的磷蛋白质血小板反应性指数也相对增加了20.7%(P= 0.002),但P-选择素的表达量却没有显著升高。用凝血酶受体活化肽非特异性拮抗剂诱导的血小板活性检测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即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相对增加了11.7%(P = 0.04),残余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了12.7%(P= 0.02),但用胶原或花生四稀酸拮抗剂诱导的血小板活性无明显变化。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