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Myoglobin,Mb)为氧结合血红素蛋白,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在急性心肌受损时,Mb最先释放入血,症状出现大概2、3小时后,血中的Mb水平可超出参考值上限,9-12小时后达到高峰,24-36小时后将恢复正常。对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建议连续测定,避免症状出现和蛋白标志物释放入血的时间延迟影响诊断。Mb应用于ACS的早期诊断及监测已有大量文献报道。Mb阴性则对排除心梗意义很大。
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中,特别在心肌中含量非常丰富。1960年Kendrew用X线衍射法阐明了抹香鲸的肌红蛋白三级结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描述的蛋白质三级结构。由于三级结构与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直接相关,而且三级结构的分析工作难度很高,所以这项工作获得学术界的非常高的评价。
肌红蛋白的灵敏度很高,甚至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最灵敏指标,而其特异性相对较低,骨骼肌损伤,肾功能衰竭等均可导致肌红蛋白的升高。临床上需要结合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其他心肌标志物联合监测,已避免出现漏诊或误诊。尽管Mb阳性并不能完全确诊AMI,但用于早期排除AMI时意义重大,若Mb阴性,则基本可以排除心肌梗死。Mb还可用于心肌再梗死的诊断,若Mb重新升高,结合临床症状,应该考虑再梗或梗死延展。
血中Mb的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
我院肌红蛋白检测采取两步法免疫检测法的方法。既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技术,通过灵活的Chemiflex检测法,对人血中的肌红蛋白进行检测。
采血要求: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紫色),采血2ML,可以与TINI和BNP采一管血,打在一个条形码上(但标本血量需采足2ML)
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0-140.1ng/ml
执行科室:急诊检验科, 24小时检测
临床意义:肌红蛋白值升高用于对心肌梗塞(MI)提供早期辅助诊断。发病2-4小时升高,24小时降至正常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