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解读

肌酸激酶同工酶别名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有四种同功酶形式:肌肉型、脑型、杂化型和线粒体型。在细胞质内存在3种同工酶,即CK-BB(CK1)、CK-MB(CK2)和CK-MM(CK3),在细胞线粒体内存在着线粒体CK(CK-Mt),也称CK4肌酸激酶同功酶在临床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心肌梗塞发生时,人的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迅速提高,认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测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做心电图更为可靠。心肌梗死时,肌酸激酶在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内恢复正常。其中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诊断的特异性最高。

〖参考区间〗

IFCC推荐法:<25 U/L

〖样本要求与保存〗

采用血清。避免溶血。样本量1mL,至少0.5mL。尽快分离血清。分离后标本在冷藏(4℃)保存2天,冷冻(-20℃)稳定保存14天。

〖临床意义〗

(1)心肌疾病:检查CK-MM亚型对诊断早期心肌梗死较为敏感,正常组织中95%为CK-MM3(组织型),入血后很快被水解脱掉羧基末端的赖氨酸成为CK-MM2(中间型),最后再切掉羧端-赖氨酸成为CK-MM1,CK-MM3/CK-MM1的比值为0.15~0.35,大于0.5可诊断为心肌梗死,但应排除急性骨骼肌损伤。急性心梗发病后0.5~2小时,血清CK-MM3升高,CK-MM1下降,CK-MM3/CK-MM1的比值大于1。CK-MB轻度增高,对小儿心肌炎的诊断较为重要。心脏手术后,CK总活力和CK-MB都可增加,上升程度与手术对心脏的损伤程度有关。

(2)骨骼肌疾病:升高的疾病有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挤压综合征和手术等。严重的全身性骨骼肌疾病时,均以CK-MM增高为主。手术、创伤、惊厥和癫痫发作等引起骨骼肌受损;肌内注射某些药物、正常分娩、剧烈运动后,血清CK总获利级CK-MM均增高,可达参考值的数倍。

(3)中枢神经疾病:每克脑组织约含CK-BB 200U。脑部疾病如脑梗死、急性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膜炎时,患者血清CK总活力级CK-BB轻度或中度增高。新生儿脑缺氧和缺血性脑病、脑外伤、梗死和血栓形成都可使患者血清CK和CK-BB活力上升,其升高幅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范围和预后成正比。

(4)肿瘤: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CK-BB和巨CK(macro-CK,m-CK)检出率为25%~41%,多为巨CK。约有43%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CK升高,胃肠道肿瘤患者m-CK的升高率达55%。CK-BB由脑合成,如成人无颅脑组织损伤,而血清CK-BB上升,应考虑有肿瘤发生。

(5)其他:肺和前列腺等富含CK-BB的器官组织损伤或疾病时,血清CK-BB可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其活性上升。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