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七项检测项目

一、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转氨酶属于细胞内功能酶,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进入血液,血中酶活性增加,标志着肝细胞损害。

    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在体检时常常要做这项检查。转氨酶反映肝脏健康状况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

 临床意义 
 ①ALT和AST可提示肝细胞损伤程度。
 ②反应急性肝损伤时,ALT敏感。
 ③反应损伤程度时,AST较为敏感,AST/ALT增高。
 ④生理变异较小(如新生儿期生理性升高;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后AST也会升高;年龄、性别、妊娠和进餐对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二、总蛋白
   总蛋白(简称TP) ,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总蛋白的量随白蛋白或球蛋白量的增减而异。

 临床意义 
增高因素:
   ①血清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加。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降低因素:
  ①血清水分增加,如水/钠储留、静脉应用过多低渗液等。
  ②营养不良,如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
  ③消耗增加,如多种慢性消耗疾病,如严重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④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恶性贫血。⑤蛋白丢失,如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慢性肾脏病变(蛋白尿)、妊娠毒血症等。

三、白蛋白/球蛋白
   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

    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体中。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因此也有人称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
球蛋白并不单独用来检测肝病,球蛋白通常是以球蛋白和白蛋白比值的形式来说明肝脏的问题。

 临床意义 
 白蛋白增高因素:
 ① 血液浓缩 如严重脱水、休克、饮水不足。② 爱迪生姓氏病。
白蛋白降低因素:
   肝硬化、慢肝、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严重烧伤、大失血、恶性肿瘤。
球蛋白增高因素:
   肝硬化、慢性感染、肾病综合症、风湿病等。
球蛋白降低因素:
   ①合成减少、 免疫抑制 、先天性低γ球蛋血症。
   ②正常人很少出现白球比偏低,血液中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不应低于1.5:1,如果低于这个值,常见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肾病(蛋白尿)等会造成白蛋白偏低的疾病患者。

四、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胚胎期则以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
 
    碱性磷酸酶(ALP)属于同源二聚体蛋白,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

 临床意义 
  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因素:
  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阻塞性黄疸、急性心梗、糖尿病、酗酒者。
  碱性磷酸酶增高因素:
  阻塞性黄疸、肝癌、肝炎、肾病、骨骼疾病。
  碱性磷酸酶降低因素:
  VitD过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五、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乳酸脱氢酶是能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的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

 临床意义 
增高因素:
  急性心梗、心肌炎、急慢性肝炎、骨骼肌损伤等。
降低因素:
  内分泌失调、过于劳累、睡眠不好、心情不好。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