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肝脏具有合成、排泄和代谢转化功能,狭义的肝功能试验就是指反映上述肝基本功能的试验,是肝脏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解读肝功能的结果,对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现着重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验的一些内容。
1 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
肝功能试验主要选用反映肝胆损害的各种酶试验,其中以转氨酶(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最为常用。由于自动化检测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又增加了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
2 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2.1 转氨酶 血清转氨酶主要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富含这两种酶,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其所释放的转氨酶即足以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高1倍。在肝内,转氨酶主要含于肝细胞内,胞内/外酶活性为5 000:1。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肝内的酶释放入血,引起血清中转氨酶活力升高。
目前,血清转氨酶测定仍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标准试验。但在判断结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各种肝病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但超过正常值10倍的血清转氨酶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休克时肝缺氧和急性右心衰竭时肝淤血。在急性肝病时,血清转氨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不成比例;慢性肝病时,转氨酶水平反映了疾病的活动性。如果转氨酶高于正常值10倍伴球蛋白升高1倍,且持续8周以上,则几乎可以肯定为慢性活动性肝病。胆系疾病时,转氨酶也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8倍。少数胆总管结石患者转氨酶可高达正常值10倍以上,但24~48 h后即大幅度下降或降至正常范围。酒精性肝病时,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与酒精耗竭了作为丙氨酸转氨酶的辅酶的吡哆醛有关。为了提高血清转氨酶测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在病毒性肝炎时,同时测定AST/ALT的比值(正常值1.15左右)则更有意义。急性肝炎早期肝损害时,大多数丙氨酸转氨酶和胞浆部分的门冬氨酸转氨酶被释放出来,致使AST/ALT降至0.56左右I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时,AST/ALT比值常>2;胆汁淤积及肝癌时,AST/ALT比值亦可增高。
门冬氨酸转氨酶是检查有无肝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人体内,其主要分布在心肌内,而心肌容易受缺氧、酸中毒、感染等因素影响而损伤,从而释放出门冬氨酸转氨酶等多种酶。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也会因感染、缺氧等因素使心肌细胞受损,门冬氯酸转氨酶活性升高。因此,门冬氮酸转氨酶的升高不能说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2.2 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是一组特异性很低的酶,几乎存在干身体各种组织中,尤以成骨细胞、肝脏、胎盘及白细胞中含量丰富。碱性磷酸酶是胰结合酶,在碱性环境中能水解很多磷酸单酯化合物。生理性的升高只见于正常妊娠、新生儿骨质生成和正在发育的儿童。而妊娠期妇女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妊娠3个月即开始升高,随着孕期增长而逐渐增高,妊娠9个月达高峰。升高的碱性磷酸酶来自胎盘,与胚泡壁的细胞滋养层的发育程度直接相关,是胎盘逐渐成熟的标志,用于判断胎盘的功能。一般来说,不同肝病患者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胆汁淤积、肝癌、肝细胞损伤。如: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增高一般提示伴有胆淤的肝胆疾病或骨骼病变。血清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值的2.5倍,转氨酶不超过正常值的8倍,90%的可能为胆汁淤积。碱性磷酸酶的增高可先于黄疸出现,多与胆红素增加呈平行关系。当两者发生解离时,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的比值增大,表示肝脏损害严重且不断发展;如比值减少,则应考虑局限性肝病(肝癌、肉芽肿、脓肿等引起肝内胆管闭塞)、胆管炎、不完全胆道梗阻等。如果碱性磷酸酶显著增加,但胆红素和丙氨酸转氨酶不高,则应考虑肝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3倍参考范围上限,且丙氨酸转氨酶>10倍参考范围上限,可作为急性肝损伤的判断标准。
2.3 谷氨酰转肽酶 谷氨酰转肽酶是一种参与蛋白质代谢的酶,在肝内存在于肝细胞胞浆和胆管上皮细胞中。其临床意义与碱性磷酸酶大体一致,但特异性不如碱性磷酸酶。由于其在骨骼中分布极少,故可鉴别肝胆和骨骼系统的损害,弥补碱性磷酸酶的不足。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见于各种原因的胆汁淤积。谷氯酰转肽酶活性在不同肝病中增高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肝外胆道梗阻、原发性肝癌,肝内胆汁瘀积、急性肝炎、肝硬化、中重度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恢复期,当其他肝功能指标均已恢复正常,而谷氨酰转肽酶尚未恢复正常,提示肝内残存病变,肝炎尚未痊愈。如谷氨酰转肽酶反复波动或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则应考虑肝炎有慢转趋势。轻度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谷氨酰转肽酶多正常;中、重度慢性肝炎,谷氨酰转肽酶常可高出正常值1~2倍,如长期持续升高,表示病情继续发展。但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谷氨酰转肽酶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酒精性肝损害,尤其在急性酒精中毒时,谷氨酰转肽酶常显著升高,可达正常值的lO倍以上。对于慢
性酒精性肝损害,谷氨酰转肽酶也是有效的监测指标。
2.4 胆红素代谢试验 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如其中一种或几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检查胆红素代谢情况对于判断肝功能和黄疸鉴别均有重要意义。
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表示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且总胆红素越高,表示肝损害越严重,病程越长。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价值在于发现隐性黄疸。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某些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黄疸前期或无黄疸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胆道部分梗阻时,约30%~50%的病例显示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而总胆红素仍在正常范围内。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等;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症、胆管癌、肝癌、胰头癌等,其升高程度与病情呈正相关,且癌性梗阻高于良性梗阻。
2.5 血清蛋白质 血清蛋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构成复杂、功能广泛的一类物质。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约占人体每天合成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血清中的白蛋白全部由肝脏合成,而Y球蛋白则主要由浆细胞合成。肝细胞还能将糖、脂肪转化为氨基酸,作为进一步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血清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均会发生改变。因此,检测血清中蛋白质是肝脏疾病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清蛋白测定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用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此外,总蛋白、白蛋白还是反映肝病预后的指标。总蛋白和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蛋白的功能,随着肝功能损害加重,失代偿期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减低,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致使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若自蛋白<20g/L,则提示肝损害严重,预后不良;若治疗后白蛋白值回升,为治疗有效的最好标志。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烧伤引起的体液大量丢失时,可见血清总蛋白增高;反之,当血液稀释时,则总蛋白减低。白蛋白/球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各种疾病导致血清中蛋白质个别组分含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血清总蛋白的质和量都有所改变,且可导致自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失调。自蛋白/球蛋白的改变,可粗略地反映血清蛋白质组分的改变动态观察该值的变化,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及估计预后。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时,由于异常球蛋白的增加,导致总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白蛋白朦蛋白减低,甚至倒置。而肾病综合征时,则可见由于血清白蛋白大量丢失而引起总蛋白减少;或由于白蛋白丢失,机体代偿性球蛋白合成增加后,总蛋白含量维持不变,但其白蛋白与球蛋白组成比例却发生了变化。
2.6 前白蛋白 近年来,前白蛋白测定倍受重视。前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能更敏感地反映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功能。对于静脉高营养患者,前白蛋白测定可作为营养监测指标之一。由于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故当肝脏合成白蛋白障碍时,前白蛋白下降出现早。在动态观察中,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后,虽然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有好转,但前白蛋白持续低于正常水平,而且总胆汁酸水平也高于正常,这说明细胞的损害在进一步加重。可以看出,前白蛋白比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比肝脏合成功能的轻度损害,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前白蛋白降低愈明显。因此,前白蛋白是反映早期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
另外,有学者认为,前白蛋白也可以反映早期营养不良,前白蛋白降低反映了机体处于蛋白一能量不足阶段,前白蛋白以及其他蛋白降低导致蛋白类抗原的减少,减弱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剧了患者感染的机会。
2.7 胆汁酸代谢试验 胆汁酸是胆汁中存在的一类胆烷酸的总称,是肝脏代谢的重要产物。血清总胆汁酸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多的有机酸。一旦肝细胞发生病变,胆汁酸代谢发生了变化,总胆汁酸极易升高。因此,总胆汁酸已被认为是肝实质性损伤的灵敏指标。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总胆汁酸的阳性率在85%~100%;而慢性迁延性肝病时,丙氨酸转氨酶变化不明显,但总胆汁酸的阳性率很高,达85.4%,明显高于其他指标的阳性率;在肝硬化后期,总胆汁酸改变明显,比丙氨酸转氨酶更敏感地反映患者病情,因此,总胆汁酸又可作为肝细胞慢性损害的指标之一。
2.8 血清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性胆碱酯酶(ACHE),即乙酰胆碱酯酶;另一种是假性胆碱酯酶(PCHE),也称丁酰胆碱酯酶。血清中的胆碱酯酶主要来源于假性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由肝脏生成后分泌入血,反映肝实质合成蛋白的能力,与血清白蛋白的减低大致平行,但能比自蛋白更敏感地反映病情变化:随着病情好转,假性胆碱酯酶迅速上升。慢性肝炎时,如胆碱酯酶持续减低,则提示预后不良。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降低,肝功能衰竭时,亦显著降低;在营养不良、感染、贫血性疾病,有机磷中毒时,血清假性胆碱酯酶也下降,应注意判别。脂肪肝、肾病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时,假性胆碱酯酶往往上升。
3 肝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3.1 探测肝损害 主要选用反映肝胆损害的各种酶试验,其中以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最为常用。在判断结果时,应注意:①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而作常规肝功能试验时,约有5%~10%的患者显示无肝病症状而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对于轻度升高者,可短期复查,以除外检测误差,如连续2次检测转氨酶均升高或是中度升高,则应追查原因。分析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幅度、持续时间以及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显著升高的转氨酶水平几乎仅见于急性损害。②缺血性肝炎或“休克肝”是急性肝循环不全的后果,常见于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败血症、广泛烧伤、严重创伤中暑时,但不一定存在低血压。特征性改变表现为转氨酶突然升高(达正常值的数10倍),持续l周左右降至正常范围,接着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轻度暂时性升高。
3.2 鉴别黄疸 一般根据血清胆红素、胆汁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Y谷氨酰转肽酶等试验,可鉴别各类型的黄疽。实际应用时,可按以下程序:①证实黄疸的存在,皮肤、黏膜黄染除由于黄疸外,尚可由于色素或药物染色。②分清是哪一种类型高胆红素血症,即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症抑或结合胆红素升高血症。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可达此目的: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症时,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一般不超过85 umol/L),直接胆红素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例低于25%,而结合胆红素升高血症时,直接胆红素所占比例超过40%。亦可测定尿胆红素和尿胆原:结合胆红素升高血症时,表现为尿胆红素阳性,伴尿胆原减少(阻塞性黄疸)或增加(肝细胞性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症时,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增加。⑦如果是非结合胆红素
升高血症,应鉴别是哪一种疾患所致:疑及溶血性黄疸时,可检测外周血红细胞、网织红细胞、骨髓象以及有关免疫学指标;如无溶血证据,应考虑家庭性非溶血性黄疽(Gilbert病),可作低热卡胆红素试验以证实诊断。④如果是结合胆红素升高血症,应鉴别是肝细胞性黄疸抑或阻塞性胆汁淤积性黄疽。血清直接胆红素在胆红素中所占比例在阻塞性黄疸时常超过60%,而在肝细胞性黄疸时超过40%,但实际上两种黄疸之间重叠性甚大,无助于两者鉴别。同时测定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有鉴别诊断意义。如果转氨酶高于正常的10倍,而碱性磷酸酶低于正常的2.5倍,倾向于肝细胞性黄疸,反之,则倾向于阻塞性黄疸。血清胆汁酸、胆固醇在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升高;血清脂蛋白(LPX)在阻塞性黄疸时阳性,在肝细胞性黄疸时阴性。⑤如果是肝细胞性黄疸,应查明何种病因引起。可检测各种肝病,包括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癌的标志物。④如果是阻塞性黄疽,应分清是肝内型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梗阻。⑦如果是肝内型胆汁淤积,应进一步查明病因,可根据血清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汁酸,胆固醇、转氨酶等的变化将其分为毛细胆管型、肝细胞型、肝细胞-毛细胆管型、胆小管型和分离型。
3.3 判断预后 根据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可估计肝病患者预后,并有助于手术危险性的估测。在暴发性肝衰竭时,凝血酶时间延长和胆红素进行性上升是预后恶劣的表现。
3.4 诊断特殊肝病 主要检测各种疾病标志,例如:病毒性肝炎时,可检测相应的抗原、抗体以及病毒基因;肝细胞性肝癌时,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检测线粒体抗体等。日常工作中,对每一个患者不可能也无需同时检测上述各种肝功能试验,为了达到探测肝病、鉴别黄疸和判断预后的目的。一般可将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作为常规试验。在常见肝病时,这些试验往往各有其相对特征性改变,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临床需要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