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敏感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

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胆汁酸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和代谢中产生的脱氧胆酸(DCA)还有少量石胆酸(LCA)和微量熊脱氧胆酸(UDCA),合称总胆汁酸(TBA)。

TBA的正常值为0~ 20μmol/ L。TBA升高的临床表现有:①生理性升高,见于进食后;②肝细胞损害,见于各种形式的肝损害、肝衰竭;③胆道梗阻;④门脉分流:门脉高压导致侧支循环建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重吸收的胆汁酸经侧支通过肝脏进入体循环,导致TBA上升。

TBA异常的临床意义有:①轻度(10~ 20μmol/ L),急性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炎(非活动性、活动性)、肝硬化(代偿期)、肝癌、体质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黑色肝-黄疸综合征(Dubin- Johnson);②中度(20~ 40μmol/ L);急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癌;③高度(> 40μmol/ L);急性肝炎(急性期)、肝硬化(代偿性、失代偿性)、肝癌、胆汁淤滞(肝内、肝外)、重症肝炎。

与其他肝功能指标相比, TBA是唯一可同时反映肝脏分泌状态、合成摄取、肝细胞损伤共3个方面的血清学指标,TBA的升高可作为肝炎活动或复发的一项早期灵敏指标。

血清胆汁酸变化与肝胆系统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自胆汁酸的定量研究起步以来,限于方法学原因,大量研究者都把目光集中于总胆汁酸的定量分析。随着现代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各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法纷纷涌现,使得生物样本的胆汁酸精确分级、分类分析成为可能,但目前仍大部分局限于方法学研究和基础研究,在临床上仍没有公认的权威应用。今后,通过精确灵敏的针对胆汁酸组分的定量分析,结合其在肝胆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必将找到更为精确的诊断指标,各类胆汁酸的质量浓度测定对临床诊断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