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当肾脏损害轻微或较局限时,各种试验检查结果仍可正常,故不能据此排除肾脏疾病的诊断。
肾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而是用来协助了解病情、估计预后、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疗效。
一些肾外因素,如心功能不全、贫血、水肿、药物、输尿管梗阻等都可影响肾功能试验的结果。
在试验检查结果分析时,必须要结合临床资料、其它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
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方法简便,敏感性高,干扰少,可用于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临床广泛使用。
(二)血清尿酸
肾脏病患的早期即可增加,有助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但肾外影响因素较多,需排除痛风、白血病等疾病。
(三)血尿素氮和肌酐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在肾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才有变化,故不能作为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但在肾脏疾病的晚期或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尤其是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有特殊的诊断价值,且增高程度与病情成正比。
(四)尿浓缩稀释试验
测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能力的试验。方法简便,敏感性良好,无痛苦。但不能精确地反映肾脏损害部位和范围,且尿中有糖或蛋白质时影响其准确性。
(五)血NaHCO3 、 CO2CP 和血液pH值测定
反映体内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主要反映有无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排除了其它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因素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管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
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左右。
肾血浆清除率,单位时间内该物质从尿液中排出的总量(Ux×V,Ux是尿液中x物质浓度,v是尿液体积)与该物质当时在血浆中浓度(Px)的商,用CL表示。
影响GFR的因素
1.肾小球通透性增加:炎症早期、缺氧
2.肾小球通透性降低:炎症晚期、膜增生
3.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下降:大出血、休克
4. 肾小球囊内压变化:尿路梗阻
(二)血尿素氮(BUN)的测定
它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液中血清尿素氮的浓度就会增加。
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以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 肾性增高
1)不敏感:GFR降至正常50%以下,BUN。
2)器质性肾功能损害: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
3)尿毒症时有特殊价值,与病情成正比:
2. 肾前性增高
1)长期大量蛋白质饮食;
2)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烧伤、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
3)肾血流量降低:脱水、休克,充血性心衰等;
3. 肾后性增高
肾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
4. BUN减少
低蛋白饮食、酗酒,妊娠期,慢性肝病等
(三)血肌酐(Cr)测定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临床意义
1、不敏感:GFR降至正常50%以下,肌酐升高,中晚期肾脏疾病临床意义较大
2、日幅变化不大,但与个体肌肉量有关,肌肉发达者与消瘦者(尤其是肌肉萎缩者),肌酐的生理浓度会有明显差异
3、正常妊娠期妇女会因生理原因GFR可上升及胎儿的同化作用,肌酐会因血浆稀释作用比常人偏低
4、剧烈肌肉活动之后会有一过性偏高
5、进肉食者对肌酐有一定影性,正常人十二小时后会接近正常水平
血清肌酐排泄量增高(注:排泄量增高,血清中肌酐就会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消耗性疾病、肝脏疾患、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发热以及饥饿等。
血清肌酐排泄量减少(注:排泄量减少,血清中肌酐就会增高)见于肾脏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瘫痪、伤寒、破伤风、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及肌肉萎缩和肌肉营养不良等。
尿毒症病人上消化道的链球菌和肠球菌繁殖时可以产生肌酐裂解酶裂解肌酐,因此有些尿毒症病人血、尿肌酐浓度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会呈现波动。
(四)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容积血浆中的内生Cr全部清除出去。其清除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
参考值: 80~120ml/min.1.73m2
>40岁Ccr每年下降1ml/min
>70岁正常值为正常值60%
女性大于男性
临床意义
1. 较早判断肾小球的损害:
80%正常值时提示肾小球损伤;(急性肾小球肾炎)
2. 对肾功能的初步估价:
51~70 ml/min 轻度损害
31~50 ml/min 中度损害
30 ml/min 重度损害
3、指导治疗
40 ml/min 限制蛋白质饮食
30 ml/min 噻嗪类利尿剂无效
10 ml/min 应进行人工透析
4、肾移植手术是否成功的一种参考指症,如以植物存活,会逐步上升,否则提示失败,一度上升后又下降,则提示发生排异反应
五、血尿酸(UA)的测定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但90%在肾小管被重吸收,清除率低。肾脏病变早期,血中尿酸浓度即可增加。
1. 血尿酸浓度升高
1)肾性增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 较血肌酐和血尿素较早反映肾功能损伤。
2)肾外因素: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如痛风(高嘌呤饮食)、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3)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
2. 血尿酸浓度降低
1)各种原因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
2)肝功能严重损伤;
3)恶性贫血,使用阿司匹林
4)其他:慢性镉中毒,大剂量激素等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小管的功能较多,除了具有强大的重吸收水份与一些物质的能力外,还具有选择分泌和排泄一些物质的能力
目前为止没有理想的功能试验适用于临床
以尿液浓缩-稀释试验和酚红排泄试验作为肾小管的功能、试验
(一)尿浓缩稀释试验
肾脏浓缩和稀释尿液的功能主要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进行。当大量饮水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吸收减少,排尿增多,比重降低,表示其稀释功能良好;限制饮水后,对水的吸收增加,排尿减少,表示其浓缩功能良好。在肾脏疾病时,由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损伤,对水的重吸收功能减退,其浓缩-稀释功能发生障碍。
参考值
24h尿量1000-2000 ml
昼夜尿量之比3-4:1
12h夜尿<750 ml
昼尿、夜尿最高比重>1.018
最高与最低尿比重>0.009
(二)近端肾小管功能:
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测定
β2-MG、α1-MG升高较敏感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
肾移植成功,血β2-MG下降,一旦升高,提示排斥反应
与β2-MG比较, α1-MG不受恶性肿瘤、尿路感染影响,更可靠。(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