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测

项目名称:

    肾功全套,血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

    一、患者准备:

    采血前病人应禁食8~10h,急诊病人除外。除急诊、危重病人抢救外,标本采集需要在安静状态下、避免情绪紧张。

    二、样本采集:
1、采集者准备:条码生成与正确粘贴
2、采集容器:真空采红色血管()
3、采集方法:提倡采血针配合真空管采血,血液标本按静脉采血常规方式处理,一般由肘静脉取血,止血带的使用不可超过1min,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然后抽血,轻轻颠倒混匀。
4、采集量:静脉血3ml。
5、 采集后保存及运输:血标本应尽快送往检验科,装载血样的试管宜始终密封,管口朝上垂直放置。

    三、注意事项:
1、 严禁在输液、输血的同一肢体上采血,不能在输液管内及输液装置的近心端采血。
2、用注射器采血时,用力抽血来加快抽血过程,或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时快速用力推挤易使标本产生溶血。
3、 溶血、脂血标本对结果有影响。

    四、医生解读:
1、血尿酸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方法:终点法)
    男: 208.0~428.0mmol/L    女:155.0~357.0mmol/L

    【临床意义】

    尿酸升高:尿酸和尿酸盐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痛风是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导致在关节处生成尿酸钠晶体。此外,导致血液中尿酸升高的原因还有:排泄功能下降的肾脏疾病、饥饿、滥用药物、过度饮酒或某些药物的使用。高尿酸水平也是冠心病的间接危险因子之一。
尿酸降低:低尿酸血症较少见,其与罕见的遗传代谢紊乱有关。

2、血肌酐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方法:苦味酸法)
   
    男: 62.0~115.0mmol/L    女:53.0~97.0mmol/L

    【临床意义】

    血清肌酐是正常人体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健康人血浆中肌酐的浓度相当稳定,与每天水的摄取量、活动和生成尿量无关,男性血清肌酐含量高于女性。

    血浆肌酐升高:血浆肌酐水平升高常指示排泄量的降低,即肾功能受损。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性损害,血清肌酐值才增高。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以检查肾小球的滤过率。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尿路阻塞、肾血流减弱、休克、脱水、横纹肌炎都可造成血清肌酐浓度上升。

    血浆肌酐降低:虚弱和肌肉量减少可造成肌酐浓度降低。

    利用血肌酐计算肌酐清除率的简便方法:计算公式为:

    肌酐清除率(ml/min)=(男性)

    肌酐清除率(ml/min)=(女性)

    血肌酐浓度的单位换算关系式:1mg/dl=88.41umol/L

    3、血尿素氮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方法:速率法)2.90~8.20mmol/L

    【临床意义】

    尿素氮升高:①尿素氮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含氮终产物。高尿素血症或氮血症表现为血液中尿素氮水平升高。②鉴别肾前和肾后氮血症时可以同时检测尿素氮和肌酐。因脱水、蛋白质代谢增加、皮质醇治疗或肾脏灌注减少等引起的肾前性氮血症,表现为尿素氮水平升高而肌酐水平正常。由泌尿管道阻塞引起的肾后氮血症,表现为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都升高,但肌酐升高程度较小。③发生肾病时,肾小球滤过作用明显下降或蛋白质摄入量大于200 g/d都会导致尿素浓度升高。

    尿素氮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蛋白质摄入不足、乳糜泻等。妊娠妇女由于血容量增加,尿素浓度比非孕妇低。

    尿素氮/肌酐(单位为mg/dl)的意义:①器质性肾衰竭,尿素氮与肌酐同时增高,因此比值≤10:1;②肾前性少尿,肾外因素所致的氮质血症,尿素氮可较快上升,但血肌酐不相应上升,此时比值常>10:1。

    尿素氮与肌酐的单位换算关系:
尿素氮单位换算: 1mg/dl=0.357mmol/L
肌酐的单位换算: 1mg/dl=88.41u mol/L

    4、血胱抑素C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方法:免疫比浊法)0.00~1.16mg/L

    【临床意义】

    胱抑素C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是胱氨酸蛋白酶的一种抑制剂,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血液中胱抑素C几乎经肾小球过滤而被清除,是反映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胱抑素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血清肌酐。
 
(责任编辑:zqg)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