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由胃黏膜腺体分泌,其分为PGI和PGII,因为胃几乎是PG的唯一来源,所以其浓度可以反应胃黏膜腺体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在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PG可作为检测胃癌的一个可靠标志物。
〖参考区间〗
PG:免疫比浊法,230~340mg/L
PGI、PGII:免疫比浊法,根据胃黏膜萎缩进展判断,强阳性为PGI<30ng/mL并且PG I/II<2.0;阳性的基准值为PG I<70ng/mL并且PG I/II<3.0;疑似阳性为PGI<40ng/mL并且PG I/II<2.5。 〖样本要求与保存〗 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血清首选,样本应避光保存。 〖临床意义〗 ①胃癌。PGI/PGII比值下降是萎缩性胃炎的标志,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PG I/II比值较治疗前升高说明疗效显著。 ③鉴别良、恶性胃溃疡。胃溃疡时,PGI/PGII比值升高;萎缩性胃炎发生时,PGI降低,PG I/II降低;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胃窦腺假幽门腺化生时,PGII含量升高;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时,PGI分泌减少,PGI/PGII发生变化。 〖备注〗 ①胃癌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 ②PGI/PGII不受季节、饮食及日间变化,但易受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抑制剂的影响,检测时应确认患者是否有这类药物的服用史。 ③PG只是筛查胃癌高危人群,不单独用于胃癌诊断,要最终诊断还须进行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分析检查结果。 ④胃切除会引起PG呈阳性,不适合做此检查。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