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理学检验及临床意义

(1)颜色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常见病理性脑脊液颜色有:

1)红色:常见于穿刺损伤或出血性病变。穿刺损伤引起的出血,脑脊液第1管为红色,第2、3管红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依次减少,离心沉淀后上清液透明。颅内或椎管内新鲜出血,脑脊液3管均呈红色,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离心沉淀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由于红细胞在某些脑脊液中5min后即可出现皱缩现象,因此不能根据红细胞是否皱缩鉴别陈旧性或新鲜性出血。

2)黄色:常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椎管梗阻、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胆如核黄疸。在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8h,即可溶血,脑脊液呈黄色。出血停止后,黄色可持续3周左右。由髓外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引起的椎管梗阻性疾病,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当蛋白质含量高于1.5g/L时,脑脊液颜色变黄,且黄色深度与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呈正比。

3)白色或灰白色  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多由于白细胞增加所致。

4)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脑脊液混浊,主要由于感染或出血导致脑脊液中细胞成份增多所致,混浊程度与细胞数量有关(细胞数大于300×106/L时,可出现混浊)。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有大量也可产生混浊。脑脊液在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时呈透明外观;在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在化脓性脑膜炎则明显混浊。。.

(3)凝固性:正常脑脊液标本静置12~24h不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物。在炎症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10g/L时,可形成凝块。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h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h后,标本表面有纤细的网膜形成,取此网膜作结核杆菌检查,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蛛网膜下腔梗阻时,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远端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可高达15g/L,此时脑脊液可呈黄色胶冻状。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