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儒(贺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血液标本的离心分离时间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探讨如何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时间,以提高血糖标本测定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20名体检人员的静脉血液各3管,将其分成3组,分别于30分、1小时、2小时进行各组标本的离心,于采血后30分、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分别测定离心后的标本。结果 采血30分钟离心与采血2个小时离心的血糖标本5个小时后测定的血糖结果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标本离心分离的时间越慢,血糖结果下降越快。
【关键词】 血糖 标本离心时间
血液检验结果除仪器性能、试剂及操作人员等多方面实验因素决定外,标本的采集及保存将直接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血液标本最容易分解,特别是置于室温的血标本,如果未经离心处理,其存放时间长短对血糖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将直接影响对糖尿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1]。因此,通过观察3组标本5小时后的血糖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血液标本分离时间的快慢对血糖测定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临床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如何规范送检时间及标本分离时间,达到提高血糖检测准确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门诊20名体检人员的静脉血液分成3管,将其分成3组,标本无溶血、黄疸和脂血。
1.2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科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血糖试剂,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批号:D1011143。采血管为普通真空采血管。
1.3试验方法 每个受试者采血后将标本分成3分,组成3个组,放置室温保存。第一组在采血后30分钟分离血清,分别测定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的血糖结果;采血后1小时分离第二组血清,与第一组标本同时测定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的血糖结果;采血后2小时分离第三组标本,与第一组、第二组标本同时测定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的血糖结果,并统计血糖结果。
1.4实验条件 实验室温度30℃,检测标本室温存放。
1.5室内质控 质控品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检中心提供的美国朗道实验室有限公司和两个质控品,批号:高值HE1532及中值HN1530。
2 结果
2.1 将三组标本在不同时间离心,见表1。
表1 采血后标本分离时间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2.2 将3组标本分别于30分钟、1小时、2小时离心分离血清,分离血清后分别在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测定血糖结果,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离心血液标本的血糖结果
血糖测定值
测定时间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30分 5.46±0.51
1小时 5.33±0.50 5.13±0.48
2小时 5.17±0.48 5.04±0.52 4.81±0.49
3小时 4.86±0.50 4.77±0.50 4.65±0.51
4小时 4.55±0.48 4.36±0.51 4.30±0.50
5小时 4.21±0.49 3.81±0.49 3.65±0.48
2.3 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4 结果 测定的血糖结果显示,放置室温5小时后的结果与1小时内离心的结果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放置5小时测定的血糖值之间相比较:2小时离心的结果﹤1小时离心的结果<30分钟离心的结果,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功能物质,人体内所需的50%-70%的能量来自糖的分解[2],血糖测定是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某些内分泌疾病的重要指标,测定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判断。影响血糖结果的因素,除仪器、试剂、标准品及人员等因素外,血标本的来源于处理不当,也是造成血糖结果不准确的的原因。血液离体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血糖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无添加剂的真空管中,放置不同时间温度下,对血糖的监测结果影响很大[3]。由于糖酵解供给红细胞能量,细菌分解葡萄糖,加上白细胞降解酶的作用,使全血中的葡萄糖被分解代谢,引起血糖浓度逐渐下降,大约每小时下降5%-7%。而分离后的血清可以阻断细菌、红细胞和白细胞对于血糖的酵解,可使血糖不受影响。
日常工作中,特别是住院病人标本的采集,大多数是早上5-6点抽血,7点半后送到检验科,实验室检测时间多数在9点左右,因此,血标本经过3-4小时不处理,血糖结果将会产生误差,结果比真实值偏低。实验证明,血糖的测定结果是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减低,2小时后糖含量已开始下降,放置5小时的血糖结果下降明显,且标本放置不处理的时间越长,结果下降越明显。因此,血糖标本必须在采血后1小时内送检并离心处理,2小时内完成结果的测定。
参 考 文 献
[1]李起栋,郭娟.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监测值的影响[J].1999年第42卷第8期(总第477期)466-467.
[2]陈诗书.医学生物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9.
[3]周欣,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205.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