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淀粉酶解读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的特点,该病患者如疾病迅速恶化极易产生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的衰竭,临床总死亡率为7%-2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测定是最广泛的胰腺炎诊断指标,在胰腺疾病时,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和降低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参考区间〗

EPS-G7法:血清/血浆:25~104U/L;尿液:<450U/L 〖样本要求与保存〗 血清和血浆,血清首选。尿液可收集24h尿或随机尿,不添加防腐剂。 〖临床意义〗 ①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发病2-12h开始升高,12-24达峰值,2-5d下降至正常水平,升高时在参考区间的5-10倍,峰值时可达参考上限的20倍。尿淀粉酶开始更早,达峰值时间慢,持续5-7d。重症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可达100倍以上,检测阳性率为92%。 ②胰腺炎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时淀粉酶活性多持续升高也会升高。 ③非胰腺疾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囊炎、酒精中毒、肾功能不良等均能引起淀粉酶升高。 ④肾功不全时,尿淀粉酶降低,血清淀粉酶升高;其余降低多见于胰腺组织速坏死、肝炎、肝癌等,淀粉酶降低,临床意义不大。 〖备注〗 ①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不与胰腺损伤程度相关,病情轻者升高,重者(暴发性胰腺炎)因腺泡严重受损,所以血清淀粉酶不升高。 ②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连续监测血清和尿淀粉酶,还应检测临床和其他检测,如胰脂肪酶。 ③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升高早于血淀粉酶,下降晚于血淀粉酶,对于急性胰腺炎后期,检测尿淀粉酶更有意义。 ④临床上,超过500U/L有诊断意义,超过350U/L就可以怀疑急性胰腺炎。 ⑤虽然淀粉酶目前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够高。治疗胰腺疾病过程中,应联合应用血清、尿淀粉酶和胰脂肪酶,能更有限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