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汁酸及其临床意义详解

总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细胞内降解而成的,随胆汁分泌进入肠道,协助脂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在肠道内经肠道细菌的作用被水解成游离型胆汁酸,约有95%的胆汁酸通过肠肝循环被重吸收后回到肝脏,如此循环不息,这样能使总胆汁酸发挥最大生理效应,更可防止总胆汁酸大量进入循环中对其它组织细胞的毒害(总胆汁酸的PH值非常低)。剩余的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胆汁酸的合成、分泌、重吸收及加工转化等均与肝脏、胆囊、肠道等器官密切相关,因此,肝脏、胆囊或肠道疾病必然影响胆汁酸代谢;而胆汁酸代谢的异常又必然影响到上述器官的功能以及胆固醇代谢的平衡。

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

因此,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比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能试验之一。

胆汁酸在各疾病中的代谢异常

1、肝实质病变时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肝脏疾病时总胆汁酸浓度的升高与其他肝功能实验及肝组织化学变化极为吻合,在肝细胞仅有轻微坏死时,就有TBA升高。急性肝炎时,由于肝细胞摄取胆汁酸(BA)减少和BA合成障碍而胆汁酸池变小,胆汁酸中的BA浓度降低,血清BA增加。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时,由于肝细胞摄取BA障碍和肝内胆汁淤积而使血清BA增高;当其有复发时,血清BA增高出现于常规肝脏酶学异常之前,因此检测血清BA水平可作为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好转或加重或复发的指标。肝硬化时,由于门脉分流,BA不在局限于肠肝循环,导致BA分布异常,血清BA升高并从尿中大量排出。TBA对肝硬化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TBA>20umoL/L时应更多考虑慢性活动性肝炎,当TBA>30umoL/L时肝硬化可能性很大。此外,在肝炎和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实质细胞病变和肝细胞功能障碍以及肝细胞数量减少,可有BA的合成和结合发生改变,CA的合成显著减低,引起CA和CDCA的比率不正常,甚至出现倒置。因此,CA与CDCA的比率改变可以被看作为肝细胞功能异常的一项诊断指标。

2、胆汁淤积时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由于胆道寄生虫、狭窄、结石或肿瘤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道梗阻致胆汁淤积时,胆汁出现反流和门脉分流,病人可表现为血清TBA浓度升高,尿中胆汁酸排出也增多。胆道阻塞时,CA/CDCA>1,而肝实质细胞损伤时,CA/CDCA<1,故三羟基胆汁酸/二羟基胆汁酸的比值(主要为CA/CDCA比值)可作为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细胞性疾病的实验室鉴别指标。此外,由于结合胆汁酸分泌减少,故血清中增高的主要是游离的胆汁酸,胆汁淤积患者出现瘙痒症即是游离胆汁酸在皮肤中沉着所致。 TBA测定也可用来区别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淤积。根据胆红素和胆汁酸具有各自运输系统的观点,TBA正常而胆红素升高者可归为高胆红素血症;前者升高而后者正常者归为胆汁淤积症;二者均升高则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3、肠道疾病时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小肠在维持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中胆汁酸含量受肠道的胆汁酸量与门脉中胆汁酸被肝脏摄取率所决定。因此,在小肠疾病时,可引起胆汁酸代谢异常,如回肠切除、炎症或分流(如造瘘)等,因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受阻,胆汁酸回到肝脏的量减少,血清胆汁酸水平降低;同时,由于胆汁酸返回肝脏减少,反馈抑制减弱,致肝脏胆汁酸的合成加速,血清胆固醇浓度减低。可见血清胆汁酸水平降低是回肠功能紊乱的一个反应。血清胆汁酸异常的程度常随小肠病变的程度而不同,若回肠的缺损不严重,患者因BA少量丢失而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病人可表现有水样泻;若回肠缺损或病变面积较大,由于胆汁酸丢失过多,患者可出现脂肪痢。故血清胆汁酸水平检测可作为回肠吸收功能状况的一个指征,若餐后水平不升高,则可表明有回肠病变或功能紊乱,该项实验在筛选隐匿性腹部病变(其可能来源于回肠)可能是有价值的。 4、高脂蛋白血症时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各型高脂蛋白血症,其血浆胆固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胆汁酸的形成是胆固醇代谢的主要去路,因此,胆汁酸代谢与体内胆固醇的平衡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①胆汁酸的生成是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代谢去路,而胆汁酸的生物合成又依赖自身的负反馈调控;②肝细胞依靠胆汁酸的乳化及其形成的混合微团作用而随胆汁酸分泌排泄胆固醇,因此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必然影响胆固醇的排泄;③胆汁酸协助食物胆固醇的吸收,而吸收的胆固醇可直接调控肠壁细胞及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因此,高脂蛋白血症时的代谢紊乱必然涉及胆汁酸的代谢异常。例如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时,CA明显减少而CDCA的合成代偿性增加。 临床意义 1.正常人的血清总胆汁酸(TBA)是0 ~10 μmol/L的含量。 2.总胆汁酸(TBA)>10μmol/L提示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液中胆汁酸含量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胆汁酸明显升高。特别是肝硬化、肝癌时总胆汁酸的升高率>(95%),也大于丙氨酸转氨基酶(ALT)20%。

3.当肝脏实质损害时,肝细胞对胆酸合成降低,鹅脱氧胆酸的合成绝对升高。

4.阻塞性黄疸时CA/CDCA比值大于1.0。

5.肝实质细胞损伤时,CA/CDCA比值小于1.0。

6..当幽门功能不全时,胆酸会反流到胃内,同胃酸一起造成对胃粘膜的损伤,并引起胃痛等不适症状。

7.鹅脱氧胆酸(CDCA)增高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汁瘀滞、慢性乙醇中毒、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胆道梗塞等。

8.采用进食后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可提高参考值。

研究意义

人体血清总胆汁酸(TBA)是由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从而维持人体胆汁酸的相对稳定,它的调控是肝脏的一个主要功能。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患胆管疾病时可引起胆汁的代谢障碍,使进入血中的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血清TBA升高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比。

正常人血中胆汁酸浓度很低。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旦当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清TBA很容易升高,因而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各类肝胆疾病的TBA升高:急性肝炎与肝癌均为100%,肝硬化为87.5%,慢性肝炎、胆道疾病也达65%以上。说明了肝胆疾病中TBA测定比传统肝功能指标任何一项都敏感。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TBA有差异: 急性肝炎时患者血清TBA与丙氨酸转氨基酶(ALT)一样,呈显著增高,平均增高幅度是正常的31倍,说明TBA对急性肝炎早期诊断价值与ALT(阳性率100%)测定相同,经积极治疗后随肝细胞损害的控制很快转为正常,而TBA则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转为正常。慢性肝炎时,TBA阳性率为65.7%,平均升高幅度为正常的10倍。

肝癌、肝硬化时,由于肝脏对TBA代谢功能下降,故血清TBA在不同阶段都增高。当肝癌时,TBA阳性率为100%,而肝硬化TBA阳性率为88%,亦高于其他指标。当转氨酶、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等其他指标转为正常情况下,血清中TBA水平仍很高,这可能由于肝细胞功能失调,肝实质细胞减少等原因有关。

胆汁酸不但参与脂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可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可溶性状态,当胆汁酸代谢导致胆固醇性胆石的形成,胆石形成阻塞加重胆汁酸的代谢异常,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血清中TBA水平显著增高,随炎症的阻塞阶段不同而变化,但随着炎症消失或阻塞引流解除后,TBA水平迅速下降,其他指标亦随之正常。由此可见,TBA测定是一个良好的肝功能指标,能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征。

总胆汁酸偏高的危害

总胆汁酸检查指标能较好反应肝胆功能,是一项比较有效的肝功能检查指标。肝功能检查时,如果出现总胆汁酸偏高要引起重视,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胆汁酸偏高的危害1:总胆汁酸偏高可出现在饭后,一般会在吃饭后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此种情况可不必担心,其危害性为0。

总胆汁酸偏高的危害2: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血清总胆汁酸升高通常意味着肝细胞发生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推荐阅读总胆汁酸正常值

总胆汁酸偏高的危害3: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汁瘀滞、慢性乙醇中毒、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胆道梗塞等疾病,均可引起总胆汁酸偏高,这些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可想而知。

总胆汁酸偏高的危害4:孕妇也可出现总胆汁酸偏高,总胆汁酸高的孕妇易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

孕妇总胆汁酸偏高的原因

胆汁酸是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又一敏感指标。孕妇总胆汁酸偏高是由于胆汁酸代谢异常,孕期激素水平改变造成的,总胆汁酸高的孕妇易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

由于妊娠期孕妇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高,抑制胆道平滑缺蠕动,造成胆汁引流不畅,肝内胆汁郁积,胆汁中的胆红素及胆汁酸,经肝窦状隙返流入血,随血循环带到孕及胎儿全身,过高的胆红素可透过胎儿血脑屏障形成“核黄疸”影响智力发育;过高的胆酸盐刺激孕妇皮肤神经未稍引起搔痒.其主要危害是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胎儿宫内死亡率,并增加孕妇产后出血发生。

(责任编辑:x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