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会发生回缩,并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参与凝血过程被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但增添了少量血液凝固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血清不可以再凝。
全血包括液体成分的血浆和分散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即血浆。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经血凝块聚缩所释出的液体,即血清。粗略地说,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血糖测定主要以静脉血为主,毛细血管末梢血为辅,而动脉血应用较少。静脉血样又分全血及血浆,因全血中葡萄糖被红细胞利用,全血血糖比血浆、血清血糖低15%。静脉血清测定值与血浆相当。用于具体诊断时主张用静脉血浆测定,便携式血糖计采毛细血管全血测定,用于平常快速自我血糖监测。
全血内红细胞的葡萄糖被利用,故全血血糖测定值比血浆值低15%左右。现多采用血浆测定血糖,不少医院采用静脉血清,其测定值与血浆相当。我曾经记得那本书上看到测空腹血糖,则末梢快速血糖值和静脉血糖基本一致,而餐后血糖则末梢快速血糖较静脉血糖略高,以后者为准。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全血的葡萄糖比血浆值低确实存在,但原因和楼上所说的不同,血浆也好,血清也好,都是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但测定值时,我们说的是体积比,即一定体积内的葡萄糖含量,实际上我们指的葡萄糖都是溶解在体液中的,不包括被利用的或已摄入组织中的,除非取血后放置一定时间,还要在适当的温度下,不能过低,这时候红细胞才可能再利用葡萄糖,其实这时候,体外的葡萄糖利用由于条件,尤其是激素的变化,已不可能等同于体内。由于全血中红细胞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使实际含有葡萄糖的液体部分减少,相当于被稀释,故含量有所下降,这和高脂血症(较严重时)血钠水平降低是一个道理,血浆由于比血清多含一些蛋白,所以含量也略低一些,但差别不应很大。动脉血和静脉血葡萄糖的区别,包含组织摄入的差别,所以从理论上说,各组织的葡萄糖也是不同的,但差别可能不大,我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末梢血糖除了以上谈论的影响因素和实验方法影响外,还有组织液的影响,这时采取的血糖肯定会含有组织液,所以可能比实际值略低一些,但差别很难统计,故在取血时,一定要保证取血部位温暖,血要自然流出才好。当然,这些都是纸上谈兵,不知是不是有实际意义。
血清葡萄糖水平较血浆葡萄糖水平稍低。血清葡萄糖的水平加上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葡萄糖才能等于血浆葡萄糖水平。
另外动脉血血糖高于全血血糖,全血血糖高于静脉血血糖,这是由于动脉血经过微循环时组织细胞要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缘故。
1、动脉血糖>静脉血糖,与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有关。
2、全血血糖<血浆血糖,与红细胞所占的容积效应有关。 3、血流通畅的毛细血管血糖与动脉血糖接近。 4、毛细血管全血血糖<静脉血浆血糖,空腹状态下差别小,餐后状态下差别大。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