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并且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目前我国院内血糖监测现状不尽如人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院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各种并发症,与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事件增加、血栓形成、感染加重、伤口不愈等事件密切相关,最终可导致致残率、致死率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如何加强对院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越发得到内分泌科甚至医院管理层的重视。院内血糖检测的相关管理规定和管理模式也引起了医院管理层的更多重视。但现阶段我国各级医院对其实施的标准不统一,导致结果参差不齐。
质控管理是院内血糖检测发展的基石。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 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226-2002)等文件的要求,2011年1月10日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医政司正式出台《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规范建立健全了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了医疗机构对血糖仪管理和选择的基本要求,建立了血糖检测操作的规范流程,还指出了可能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初步为院内血糖监测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措施和建议。
定期监测检验仪器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以免误差累计影响检验结果,避免发出存在严重误差的检验报告。使检验人员随时掌握仪器的运行状态,有效增强检验人员及临床医生对已发出的信任度。诸如血糖、血气及心肌标志物均是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的检验项目,这些检验结果的正确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对病患的抢救,因此绝不能让仪器的误差或故障影响这些检验的结果的正确性。质量控制就是检验的生命。并且我国对 POCT 质量管理方面有着明确要求,《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已经明确注明“所有 POCT 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室间质评”。国际上诸如 JCI/CMS/CAP 专业认证机构都对 POCT 的质量管理有着明确的界定。
那么应该如何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来更好地完善 POCT 的质量管理工作呢?
首先,室内质量控制方面我们需要做到使用 2 个或2 个以上测量水平的质控品,然后通过 POCT 管理系统正确绘制出每台仪器各个检测项目的质控图,质控图取静态靶值、SD 作为趋势图的基础,查询指定仪器的多项参数控制图。使用 Westgard 失控判断规则,当质量控制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3s 范围,则判断为失控。合理分析失控原因,并对出现失控的仪器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临床医生或护士只有收到从检验医师对仪器各项质控测试的批复后,才可以使用该台通过质控的仪器对病人进行检测。
随着新型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的发展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移动医疗可将医生和护士工作站与床旁监护设备连接,实现对住院高血糖患者血糖检测值等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传送,更有效地提供患者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
建立信息化血糖监测管理系统也是院内血糖数据化管理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均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以美国为例,100% 的血糖监测管理采用信息化解决方案,已实现对患者数据的全方面的管理。信息化管理是采用信息化手段,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存储、交换以及信息提取等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用以实现参数的智能化管理。使用信息化血糖监测管理系统,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严格质量管理,实现电子化文档管理与追踪,进行移动血糖数据分享。对于住院高血糖患者,临床医护人员还可通过软件对患者血糖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状况,从而实现血糖检测个性化管理。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