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脂质代谢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已经被普遍认识,但血脂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所以观察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变化于认识两者的关系对临床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来自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其中脑梗死组64例,男4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3±12.7)岁;脑出血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6±11.3)岁;对照组来自本院体检的健康老干部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8±14.7)岁。
1.2 诊断标准 脑血管病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且经颅CT和(或)MRI扫描证实。
1.3 方法 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1~7天内于清晨抽取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分析仪,采用化学方法分别测定3组的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4 统计学方法 定量数据以(±s)表示,先作方差分析,再作Duncan’s test两两比较。
2 结果
脑梗死、脑出血及健康人3组血脂测定结果见表1,健康组血脂水平基本上在中国的标准化生化检测标准正常范围之内,并给出3组两两比较结果。表1 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与健康组血脂数值比较 (略) 注: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P<0.01;脑梗死组与健康组比较,△P<0.05,△△P<0.01;脑出血组与健康组比较,#P<0.01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当前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生的病理基础,而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硬化产生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明确血脂(特别是胆固醇)升高对心血管的危害性,但血脂与脑血管病是否存在关系尚颇多争论。但趋向于脂蛋白的异常可能是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次要因素[2]。
本文资料表明,血脂所有指标在脑血管病的脑梗死与脑出血两组患者间都存在统计学的差异。脑梗死组除Apo-A外血脂指标均高于脑出血组;同时脑梗死组与健康组比较,除HDL-C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脑梗死组除HDL-C、Apo-A低于健康组外,其余指标均高于健康组;脑出血组与健康组血脂比较,除TG与LDL-C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指标均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从而可以看出血脂水平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总体上呈“U”状图形,脑梗死位于“U”的右侧支,TCH、TG、Apo-B及LDL-C增高,呈正相关,脑出血位于“U”形的左侧支,TCH、TG、HDL-C及LDL-C低于健康组,呈负相关;TCH、-TG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且TG高是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日本Kimura提出TC水平与脑血管病发病率呈负相关,美国Reed等的前瞻性研究显示:TC水平在5.17~5.69mmol/L时脑血管病最少。即TC过高或过低,都应增加脑卒中的危险。LDL-C因其颗粒小而密,更容易进入动脉壁,沉积于动脉内膜,或容易滞留于动脉壁细胞外基质,且易受氧化,因而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HDL-C对脑血管病有显著保护作用,因HDL-C水平升高有利于促进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移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资料表明HDL-C绝对或相对减少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2]。本组资料显示HDL-C的降低在脑血管病两组患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脑梗死组HDL-C的降低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脑出血组TG与LDL-C降低与正常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