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衰期约21天,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1~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
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了你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由于时间长覆盖广,所以一顿饭的多寡或一天的血糖优劣对其根本没有影响,必须长期控制血糖,糖化才能逐步下降。而糖化血清蛋白则是反应你近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比糖化时间短,所以就比较容易被一天的血糖所影响。
糖化血清蛋白监测监测血糖的优劣
1、不受贫血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监测血糖控制状态的“金标准”,但其容易受到贫血的影响。溶血性贫血、伴有慢性肾衰的贫血、肝硬化半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的疾病,HbA1c偏低;而当发生缺铁性贫血时,HbA1c偏稿。因此,贫血的糖尿病患者难以通过HbA1c来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此时,则需要用糖化血清蛋白进行监测。
2、不易受变异血红蛋白的影响
若体内出现变异血红蛋白,会表现出易化或难被糖化两种情况,此时若用HbA1c来判断血糖监测情况就会有误判的危险。糖化血清蛋白则不会受到变异血红蛋白的影响
3、受白蛋白代谢的影响
在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白蛋白代谢亢进的患者,由于白蛋白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缩短,导致果糖胺偏低。而在白蛋白代谢低下的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则会出现果糖胺偏高。
综上所述,糖化血清蛋白则是反应你近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比HbA1c的反映周期更短。因此,在治疗效果的确认及临床用药的调整方面,使用糖化血清蛋白比HbA1c更有优势。但糖化血清蛋白也会受到体内白蛋白代谢的影响,不能完全替代HbA1c。因此,二者在监测血糖水平上互为补充,建议联合检测。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