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同时又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由于激素、神经和肝脏等组织,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使血糖来源和去路处于动态平衡。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虽有波动但可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糖代谢障碍首先导致机体能量供应障碍,产生一系列代谢变化、代谢紊乱,最终危及生命。
血液葡萄糖
(1)血糖升高:
①生理性高血糖:摄入高糖物质后1~2小时,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和应激情况下可致血糖短期升高;
②病理性高血糖:各型糖尿病,颅内压升高,高热、呕吐、腹泻等引起的脱水,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腺垂体嗜酸性细胞腺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2)血糖降低:
①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可致血糖降低;
②病理性低血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过剩,如胰岛β细胞瘤,产生类胰岛素物质的肿瘤,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或下丘脑功能低下所致对抗胰岛素激素的缺乏;严重肝细胞受损所致肝糖原储存耗竭;营养物质缺乏:尿毒症、严重营养不良。
尿液葡萄糖
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定性实验为阴性,当血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尿中葡萄糖定性为阴性。
(1)生理性糖尿:
多见于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或静脉输入大量葡糖糖后可发生暂时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情绪紧张或注射肾上腺素后出现的精神性糖尿;
(2)病理性糖尿:
①糖尿病:引起血糖增高的内分泌激素增加或引起血糖降低的内分泌激素减少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当其超过肾糖阈时可在尿中出现糖;
②肾性糖尿:血糖正常但由于近曲小管对糖重吸收能力减退,致使肾糖阈降低而出现糖尿;
③应激性糖尿:多见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所致肾上腺或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引起血糖一过性升高,尿糖阳性。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是诊断化学性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检查,当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时,机体在进食糖类后,血糖浓度暂时升高通过各种机制使血糖在2小时内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成为耐糖现象。患者口服或静脉接受一个负荷剂量的葡糖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或尿糖,观察血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糖耐量实验。利用这一试验可了解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糖的调节能力。
OGTT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
(1)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有明显糖尿病家史。
(2)有糖尿病症状,但空腹或餐后血糖在临界值。
(3)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脏疾病或感染时出现糖尿者。
(4)既往有巨胎儿的妇女。
(5)不明原因的肾脏病或视网膜病变。
OGTT结果主要临床意义在于:
(1)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上升曲线峰值≥10mmol/L,下降缓慢且峰值后移,2小时不能恢复正常水平。且尿糖常为阳性。判断糖尿病的标准: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在6.2~7.0mmol/L或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即IGT或IFG。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特点是糖负荷后血糖不以正常形式升高,其不同时间血糖值均低于正常。这种现象见于小肠吸收不良,垂体功能或肾上腺分泌低下。亦见于患者姿势不正确而使胃排空延迟所致。
(4)储存延迟型耐糖曲线:特点为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过10mmol/L,而2小时血糖又低于正常型血糖水平。这是由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而肝脏又不能相应快速摄取所致,故和胰岛素作用异常无关。其2小时血糖低值是由于反应性胰岛素增加所致。此种曲线可见于胃切除手术或严重肝病患者等。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