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这一症状被统称为蛋白尿,其实,蛋白尿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蛋白尿到底有哪几类呢?一般来说,蛋白尿主要包括肾小球蛋白尿、肾小管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质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蛋白尿。这种蛋白尿临床上最常见,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等。尿蛋白可从少量(150mg/24h尿)至每日数10g以上,多数>150mg/24h尿,其特点通常是以白蛋白为主,但当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时,某些分子量较大的球蛋白、β脂蛋白的比例会增多。尿蛋白圆盘电泳显示大、中分子蛋白尿类型。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影响对肾小球滤液中蛋白质的重吸收而造成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镇痛药肾病、抗生素肾损害、重金属(汞、镉、金等)中毒、先天性多囊肾、肾髓质囊性病、海绵肾以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Fanconi综合征)等。此类蛋白尿一般含量<2g/24h尿,大多在1g/24h尿左右。其特点以小分子量蛋白,如溶菌酶、β2微球蛋白等为主,白蛋白较少。尿蛋白圆盘电泳显示小分子蛋白尿类型。
最后,还有一部分是非病理性蛋白尿,通常是由于或者一些生活习惯引起的,危害性不大,但从另一方面看,也能看出确定蛋白尿缘由的复杂性,因此,如果出现蛋白尿,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以确定身体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认识蛋白尿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