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是谁成功拿下围术期的又一座城池?-非小细胞肺癌篇

近日,2022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布,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和CSCO专家意见,重新确定了治疗方案的推荐等级。NSCLC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免疫疗法已大肆进军围手术期治疗阶段,此次更新,免疫疗法又成功攻下围术期的一片“前线领地”。流行病学  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我国首位。其中,作为占比80-85%的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为46.08/10万。疾病分型 *相同颜色=2022版NCCN指南上医疗实践方案大致相同的疾病分期;红色方框=可能存在围手术期的疾病分期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傻傻分不清?  传统的辅助治疗(adjuvant therapy)指的是,手术后给予的巩固治疗。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在手术前进行适当的抗肿瘤治疗后,再进行手术切除。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减轻术前的肿瘤负荷,通过清除血液内的部分肿瘤细胞,以期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进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此外,经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手术标本的病理缓解率可能成为术后生存的预测因子,指导复发高危人群及时进行辅助治疗。围手术期的“KPI”指标   EFS与PFS的最大区别在于,PFS关注的是疾病进展/死亡事件;而EFS观察的是疾病复发/死亡事件,其中还包含了新辅助治疗的独有终点事件:疾病进展未能手术。因为新辅助免疫治疗存在影像学“假性进展”现象,这使得病理学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pCR、MPR)。真实世界治疗格局—可手术疾病亚型 研发竞争格局-新辅助治疗曙光初现 挑战标准新辅助化疗,还有几道坎?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逐渐攻占了各大癌种的一线至后线治疗阶段,向更前线推移的辅助/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 PD-1/L1 的新战场,相比于辅助治疗,免疫疗法在新辅助治疗时期或许能使患者获得更大的生存益处。  那么,围术期免疫疗法想挑战标准放化疗治疗方案,究竟还有多少道关要闯?  安全性方面,新辅助免疫单药及联合化疗并未导致大量手术延期事件的发生,总体平均手术切除率为88.70%,未增加手术难度及围术期风险,但是相关严重毒性仍然值得高度关注,免疫疗法在未获得让人满意的安全性数据之前,难成未来趋势。  其次,即使纵观目前已达到病理学评估主要研究终点的部分新辅助治疗研究(总趋势是IO单药或者是IO联合化疗,而免疫双药联合则表现欠佳),但是这些替代终点对应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长期获益仅有回顾性分析,而支撑性数据暂未获得,更别说现有数据能够长期获益的阈值下限。  此外,回顾近一年的中国原创性早期研究数据和已经达到临床终点的全球性临床研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一探究竟,早期患者较高的病理学缓解率,能否开启临床用药新思路,接受IO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可以考虑“避免”手术吗?新辅助治疗后与手术间隔多久,手术并发症能够降到最低?PD-(L)1能否成为预测生物标记物,如果不能,如何根据Biomarker筛选真正获益的人群…..
(责任编辑:dawenwu)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