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天气寒冷,血库总是明显告急,各地对献血“鼓励政策”也五花八门,北京某些学校一次性营养补助800元,有的则仅有100元。有人表示,这些“奖励”让自愿无偿献血的“无偿”二字变了些许味道。
多年的公益宣传,令人很自然地将“无偿”与“献血”联系到一起,我们习惯了赞颂无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将献血看作社会公益爱心的彰显。献血,在社会潜意识中成为了“高尚”的代名词。然而,当库存告急、响应者寥寥之时,各高校采取的献血激励性政策,实际是一种提升献血动力的有效措施。一些人站在道德高地对“有偿献血”进行讨伐,实际并不妥当。一项报告指出,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献血率为4.54%,中等收入国家为1.01%,当前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血慌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无偿献血并不等于没有奖励,奖励也不一定就让“无偿”两个字变味,相反是激励,更是提升,也是凝聚力量。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大家伸出的是友爱之手,也是援助之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的义举,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能量,更需要呵护,这既是爱,也是社会的根本价值,爱和社会价值不去呵护,就会让爱得不到理解,让社会价值丢失。献血过程中,每一位献血者都有付出,既是对身体的一种付出,也是对爱心的一种付出,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付出,这种付出给予适当的补偿,给予适当的奖励,也没有错,反而是对无偿献血的最好推动,也是激发更多的人献血的一种力量。并不是阻力,相反却是最大的推动力。无偿献血的补贴由谁来发放更应该做到规范和统一,不能由组织者单一决定,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不同的标准,更有了你厚我薄,或者说不公平的问题。
“奖励”并不影响献血的“无偿”性,相反是对献血“无偿”性的一种激励,更是促进,让献血既有味道,也有力量,更有能量。
(责任编辑:lgh)
金钱鼓励让献血变味了吗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