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子刊《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上,刊登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军和宋逸等学者的一篇文章,很值得我们深思。因为:
中国的下一代,正在集体奔向超重/肥胖!
2014年中国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而1995年这一比例为二十分之一!
中国学者们,对1995, 2000, 2005, 2010, 2014这5次全国性营养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研究,对1995-2014年间中国29个省的1054602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7~18岁)的营养状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分析,对社会经济指标与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及其城乡差异给予了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在1995-2014这20年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
生长迟缓和消瘦情况有了明显改善,生长迟缓检出率从8.1%下降到2.4%,消瘦检出率从7.5%下降到4.1%;
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从5.3%上升到20.5%,增长了近5倍;
中国城乡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包括生长迟缓、消瘦和超重肥胖三个指标)的差距正在逐渐减小;
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省份率先出现了由营养不良向营养过剩的快速转变,且该转变对乡村儿童的影响更加明显。
进而得出如下结论:
社会经济指标与生长迟缓和消瘦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社会经济指标与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呈正相关;
城乡营养状况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城乡差异依旧存在;
经济发展与未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之间的正相关性,在农村地区更为显著;
政府需要采取政策性行动,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饮食和体育活动,而不仅仅是强调经济增长。
说来有趣,这一研究结果,与之前的另一个系列的调查结果非常一致:
首都儿科研究所,分别针对对1995~2005年、2005~201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做过调查,并将研究结果依序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同时对照自1975年以来的4次调查结果,总结了下述结论:
30年间,我国儿童的体重、身高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第2个10年的增长速度快于第1个10年,第3个10年的增长速度又快于第2个10年;
农村儿童的身高增长速度比城区快,身高的城乡差距在缩小;
最近的10年间,也就是2005-2015年间,虽然九市儿童的身高体重还在增长,且城乡差距还在缩小,但总体而言,生长速度已经较前10年减缓;
到2015年为止,九市七岁以下儿童的体格生长速度,总体已超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平均水平。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营养不良减少了,但比营养不良减少率要高得多的,是超重/肥胖风险的迅速及大范围增加!!!
不仅城市儿童沦陷,农村地区也已成为重灾区——经济增长与健康意识增长速度的不同步,已经制造出令人堪忧的”健康负担“。
事实上,在我门诊看过的中国家庭中,存在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
因超重/肥胖就诊的中国家庭,非常少!
因”孩子长得太瘦“就诊的家庭,非常多!
而这些在家长眼里”太瘦“的孩子,很多都是属于生长发育在正常范围内的,只是相比于身高的增长而言,体重稍微慢了一点儿……家长们对健康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大胖小子、大胖闺女“最棒的阶段……
饮食和生活方式西化、学习压力增加体力活动减少、经济增长带来的衣食易得……不仅在制造胖大人,也在制造胖孩子!在前一篇推文中,我也强调了:甚至从孩子还是”受精卵“那一刻起,就已经”命中注定“会发展成为”喝凉水都长肉“的体质。
可怕吗?
如果觉得不可怕,请回顾周一推文:低估了这件事,你的孩子以后要想减肥,会比你还难还痛苦!
超重/肥胖对孩子们的伤害知多少?
疾病风险:婴幼儿及儿童期的肥胖,会增加宝宝以后患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胆石症等疾病的潜在危险。
缺钙、外伤、皮炎:多数胖宝宝都会有缺钙的隐患,且因为身体反应迟钝、对各种突发的反应的应激能力低,比体重正常的宝宝更容易发生外伤(比如摔伤、骨折等)。另外,他们容易因为脂肪组织过多使得皮肤褶皱加深,因此导致的局部潮湿会增加皮肤炎症的几率。
心理阴影甚至心理问题:年龄大点儿的时候,肥胖宝宝会出现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的孩子更容易焦虑,幸福和满足感差。如果经常被小伙伴们取笑,会引发自卑和孤僻等心理问题。
最后再说一遍:胖十斤跟玩儿似的,减一斤跟玩命似的!如若不想孩子长大后,也要经历跟你一样的减肥痛苦,就请从现在抓起!带孩子看营养医生,比给孩子买玩具重要十倍!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