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立医院入围数量最多的是广东、江苏和河南。
2016年3月26日由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6)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当天在中国大酒店举行的“2016中国医院竞争力论坛”上,香港艾力彼隆重发布了“2015中国医院竞争力•非公立医院100强”排行榜。
公立医疗资源最好的北京、上海,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非公立医院的壮大首先从二线城市开始,一线城市医疗资源丰富,专家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难以与之正面抗衡,出现所谓“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
在国家医疗总体规划下,公立医院是主导,非公立医院是补充,因此,非公立医院的发展路径必然迥异于公立医院,单纯模仿公立医院的发展道路只会让非公立医院发展越来越困难。
差异化、专科化是初期非公立医院发展的优先战略,总体策略仍侧重避免与公立医院正面竞争,专注蓝海,采取补缺者的战略。在做好专科的同时,不断梳理良好的医院品牌,为未来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非公立医院需要采取的是侧重消费的医疗项目,例如口腔、妇产、男科这些对环境、服务等就医体验要求较高的专科项目。综合性医院自建的时间较长,品牌的培育周期较长,因此如果发展综合性医院,宜采取改制的方式把公立医院转变为非公立医院,特别是对城市医院、国有企业医院进行改制。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