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家医院今年最终「消失」,影响上亿人

接到健康界第一次电话时,65岁的四川乐山五通桥东风医院院长周春明正在赶往桥沟镇东风医院的路上,这是他工作了20多年的地方。如果是每周一、三、五,他的车上还会捎上一位77岁的医生。这名医生是今年1月停业的东风医院留下的内科主治医师,被周春明返聘在东风养老院,为在院的60多位老人提供一些基本的查体和健康建议方案。东风医院曾是早已改制的国营东风电机厂的职工医院,已开办6年的东风养老院依托东风医院而成,周春明认为,这样的设置,契合了国家倡导的医养结合模式。东风电机厂组建于1960年代末,作为「三线建设」的组成部分,近2000名职工从天南海北搬来桥沟,在此生产核燃料专用设备。从1960年代中期起,为应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工业进行了一、二、三线设防的战略布局。当时几乎举国之力的数百万共和国工业建设者,离开大城市,深入大山、戈壁和海滨,加上他们背后的家属和子女,上千万人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迁重合,并辗转跌宕。东风厂是这一宏大叙事的缩影。新中国工业体系逐渐建成的同时,保护建设者生命与健康的职工医院在一个个工地旁建起。「可以说,当时有多少个艰苦奋斗的大工程,就有多少家白手起家的职工医院。伴随国家建设的需要,在荒原上建起帐篷医院,在大山深处为职工治病。一家家职工医院在海边、在高原、在草地崛起。」(《中国企业医院创新与发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创新与发展》)根据《创新与发展》数据,在20世纪90年代职工医院的鼎盛时期,其床位、人员、大型设备等约占国家卫生资源的三分之一。大中型厂矿企业及各部、委、办等几十个行业都有本部门或本系统所办的医院。全国职工医院约7000家,其中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近1000家,属地方国资委的6000家。这7000家医院,历经26年,于2021年改制收官。山沟里的东风医院,如今成了养老院变迁1979年,23岁的周春明进入东风电机厂工作。2003年,东风厂改制,职工医院被剥离。已是东风厂实业公司副总经理的周春明成为东风医院的董事长。其实,从全国范围而言,早在1995年,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提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工医院转型就开始悄然萌动。1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职工医疗不再绑定企业所属的职工医院,而是在定点医院机构中任意选择,职工医院从此要面对来自周边医疗市场的竞争。2002年4月,国家六部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据此,一些企业医院实现了与企业脱钩,有的划归地方,有的成为高校附属医院,有的与地方医院合并,也有一部分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周春明所在的东风医院是当时迈出改制步伐的职工医院之一。「2000年初,当时从宏观大环境上讲,医疗机构改革是趋向市场化。不少地方的基层卫生机构全部出售。」周春明介绍,2000年初,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制改制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东风电机厂职工医院的改制方案,由员工100%持股,他出了10万元,持股10%。东风电机厂职工医院改为股份制的东风医院。「但东风医院改制几年后,国家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开始加大公立医院的医疗投入,我们这些改制医院既不能享受国家政策扶持,也不能得到原企业的扶持,医院步入困境。」周春明说道。改制后职工个人筹资建的东风医院大楼基层医院管理者周春明或许不知道新里程医院集团CEO林杨林其人。后者作为企业医院改制的重要参与医院机构的掌舵者和历次医改旁观者,曾对时代裹挟下企业医院的命运总结道:「缺席了医保扩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缺席了超级医院发展的华西模式与郑大一附院模式,缺席了资本支持下的民营专科连锁发展模式之后,如果把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视作一个森林里的生态链,那么几千家国有企业医院长期处于生态链的末端。」 成败职工医院何时改叫企业医院的?2008年8月的《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上,冯蕾撰文《从职工医院到企业医院》显示,用了12年的中国医院协会职工医院管理分会的名字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民政部批准的新名称: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当时的中华职工医院管理学会主任委员王甫群解释:「职工医院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疗服务基本上实现了社会化。职工医院的范围早已不再是工矿企业的职工。」「后续国家加大医疗投入,那些前期卖掉的卫生院,国家买了回来,该修房子的修房子,该投设备的投设备。公立体系的基层卫生院发展起来了,而我们得不到投入,就越来越难了。」周春明寥寥数语,一家改制职工医院的衰落,与时代变革及国家医改步伐同步。东风医院是曾经的乐山市最好医院之一。改制之后,外科没有了,接着消失了的是妇产科,放射科的医生也流失了,只能由乐山市的同行远程操控。医院原来可以做开颅手术,后来就只能做痔疮手术。尤其是新医改开启后,新农合作为农民广大群体救治的医疗保障系统,逐渐覆盖全国所有的农村。「2009年新农合之后,农民有了医保,看病主要都到卫生院去了,我们的病人少了。」而接下来的药品零差价,公立医院可以得到政府补贴,而改制医院和私立医院没有,自然就难以生存了。「二次改制」成为当时一部分改制前期不彻底、不成功的企业医院谋求解决的路径。湖北一家企业医院的院长告诉健康界,企业医院改制前期,部分企业为求顺利、迅速实现辖下医院改制而采取了职工持股为主的股份制改造,留下不少后遗症。尤其是职工人人都有股份,改制之后的日常管理会比较困难,难以形成统一决策,最终影响医院发展。后期,这些改制的企业医院普遍存在需要「二次改制」的问题。上述企业医院院长告诉健康界,以南石医院为例,其二次改制较为成功,可算得上是中石化系统企业医院改制的标杆。2015年12月康健国际医疗集团与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康健医疗投资并控股南石医院。康健医疗为中国人寿投资并位列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旗下专业另类投资平台——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协助推动完成此次交易。南石医院于2014年进入「三甲」行列;2018年,在全国地市级三甲医院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南石医院进入全国300强;全国社会资本办医排名前30强,南阳地区仅此一家。「混合所有制为南石医院带来了活力。」曾经三线工厂带来的繁荣散去,地理位置偏僻的职工医院发展尴尬东风医院也曾想办法引入外部资本进行「二次改制」,但没有吸引来合适的投资者。周春明认为,桥沟镇处在山沟里,地理位置偏僻,投资回报上是不行的。一位知名医院集团的掌舵者也曾表示,接收企业医院,首先考虑的就是医院所处的位置。因为医院内部可以通过管理来改变,但医院外部环境和周边医疗市场,则很难改变。企业医院剥离改制过于复杂。至2018年,原有的7000家企业医院中还有2000家医院没有参加改制。国资委又给了三年缓冲期,留到最后的不乏非常优质的资源,比如四川攀钢总医院。因富集的资源和险要的地形,四川省攀枝花曾被确定为三线建设最理想的钢铁工业基地。20万建设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攀枝花。攀枝花钢铁职工总医院始建于1970年,其后发展而成的攀钢总医院是当地重要的集医疗卫生、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甲综合医院。按照国资委要求,攀钢集团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环球医疗集团合资组建了四川环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8月,环球医疗正式接管攀钢集团总医院,攀钢集团总医院改制完成。攀钢总医院加入环球医疗大家庭之后,发展势头更盛,成为环球医疗旗下的标杆医院。攀钢总医院企业医院改制从来就不缺乏过山车般的戏剧性情节。2018年底,原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医院宣布暂停门诊、急诊及住院病人收治,进入关闭撤销程序。这一建院35年的二级甲等医院有400多名员工,年门诊量20万人次,与北大医疗、华润医疗、环球医疗等投资机构多轮谈判后引资失败,陷入停诊。在关闭与改制两条路非此即彼的选择中,职工们最终接受了后者,重启与民营资本天源健康的改制谈判,南海西部医院对医院改革方案进行了重新审议,并重新投票。最终,方案获得通过,南海西部医院改制成为湛江南油医院。「我们接手的时候,住院部都关闭了,而2019年里逐渐已经把科室都全线恢复。 」湛江南油医院的执行院长吴宇曾多次和健康界谈及最初接手的不易。作为附近区域唯一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南油医院急诊科都曾经停了一年多,在恢复后能够24小时保证湛江市坡头区南油片区的基本急救工作。 山区风景美如画,但医院不可避免走向萧条(东风医院办公楼)   但2003年就与母体企业「断奶」,走向市场的乐山五通桥东风医院,医护人员最多时也只有40多位,体量上也只是一家基层医院。甚至与当地基层卫生院也竞争不过。 勉力维持至2021年初,东风医院不得不正式停业。    大限  2021年是企业医院改制收官之年。健康界从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主任委员金永成处获悉,2021年初,企业医院主辅分离工作已基本结束。  正如金永成认为,国资委指定的国药、华润等央企托底平台,重组整合了大部分的企业医院;新里程医疗等医疗集团整合了一部分企业医院。   大部分国有企业医院通过资源整合、重组改制等方式加入国企或混改医疗集团。其中包括华润医疗、环球医疗在内的央企医疗集团在重组整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自身也随之扩张跻身于大型医疗集团之列。 本轮企业医院改制中,一些头部医疗集团率先成为「万床户」,并持续跑马圈地。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衍生出上下游的产业链,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仅仅新里程就以「区域医疗中心」为并购战略,先后投资并购了数十家国企医院,覆盖山东、河南、山西、福建等8个省份,全国控股管理超过20000张床位,已跻身国内最大的综合医院集团之一。 「在这场十万亿级的医疗市场改革中,从庙堂到江湖,从政策制定者到改制参与者,大家同在一辆高速行驶的车上,谁也不是旁观者,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这番形象的描述,来自林杨林。  的确如此,这场容量巨大的医疗市场改革影响到了每一个人,企业医院鼎盛时期,其服务能力曾影响上亿人。时运夹裹下,恢弘的行业巨变中,小小的个体是沧海一粟,然而,它静静存在。  东风养老院的老人们在庆祝建党百年   如同衰落的东风医院一样,东风养老院也在竭力维持。目前养老院的60多位老人,绝大多数是以前东风厂的职工,他们来自东部7个省8个厂,将一生抛洒在如今已改制重组的工厂,并将在已停业的前职工医院改建的养老院中终老。  「现在我们这个老医生在这儿,隔天查查房,看看老人的身体状况,还有一位50多岁的药剂师,为老年人进行药品管理。」   20多位护理人员则为老人们进行24小时的照顾。周春明说,目前以老人们每月的缴费,维持着养老院的日常运营。   在医院原址上建起来的养老院,并不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今年4月份,东风养老院被当地有关部门督促进行整改和备案。实际上,养老院整改期间,应该停业,但因老人无处可去,所以维持着原状。  周春明告诉健康界,东风养老院缺乏进行整改的资金,「消防改造至少80万,其它改造50万以上」。迄今的最后一次通话中,他为这笔资金缺口深感头疼。   新起点  改制收尾,关于未来的画展也正在展开。  金永成介绍,改制形成了几家大型医院集团。早到2018年,国资委就提出六大国资托底平台,来整合剩下的企业医院。  当时健康界多方接触业内观察者,就普遍认为「(经历企业医院重组后)实际上会形成由国有资本主导的多个医疗集团」,未来的医疗组织形态当中,类似六大平台这样以国有资本主导的医疗集团,将成为社会资本办医重要力量。  健康界也关注到,国资办医的意义和重要性一再被强调。今年两会期间,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表示,国企办医,特别是央企医疗集团,是公立医疗机构的第二国家队,与政府办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给出2021年医改任务单。   其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依然作为重点工作被列出。面对企业医院改制大限已近,部分国企医院改制后发展不如预期,《任务》提出,优化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发展,2021年10月底前制定相关政策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曹健在健康界平台上撰文表示,这是2009年新医改以来,我国首次将支持国企办医提到新的高度、赋予新的使命。  一位医疗行业研究者告诉健康界,日前,国资委已召集相关专家参与了「10月底前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的意见征集会。  这位研究者表示,文件主要内容是国企办医的定位和未来发展问题。   健康界还获悉,国资委对相关国企医疗集团的考核正在重新核定,不会再像过去对考核国有企业那样从资本的增值保值,从利润率等等这些指标来考核。   「但和以前的企业医院没啥关系。」这位研究者表示。周春明(右三)和老人们在一起  周春明说,1月份医院停业整顿,整顿半年以后,就要完全停业,进行吊销了。现在东风医院的半年整顿期已满,他束手无策,基本上就是放手的姿态了。   他希望能够经营好养老院,为东风厂留下的老人保留一处可以安享晚年之所。周春明还在苦苦寻求外部投资或者慈善捐助。   曾经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奋斗的一生趋于平淡,东风养老院的老人们依然生机勃勃。「这帮人风烛残年,还是在很快乐地生活。」养老院中一位曾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能化学专业的90岁老人王杰,这样描述她自己和身边的人。  王杰在使用电子设备  老去的,静待原地。而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从不曾为谁停留。  刚参加完国资委召集会议的专家,在谈及医疗行业整体格局的巨大变化时,这样对健康界说道:  「你可能要放到一个新的大背景下去看待这些事情。一是行业发展进程的走向,二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等高层次,来看待这些事情。」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dawenwu)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