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T、Fbg降低?高凝还是低凝?

作者 | 谌金萍单位 | 宜春市妇幼保健医院前  言APTT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检测身体血液中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缺乏。APTT的检测原理是将标准数量的磷脂化物(血小板替代物)和特定激活物(硅土、白陶土或鞣花酸等)加入到血浆中,经过孵育后加入适当浓度的钙离子,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间即为APTT。案例经过中午值班的时候,科室电话响起,是临床医生打来询问,说有一个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的凝血结果很奇怪,向检验科咨询。我迅速调出了该患者的所有检查结果,发现该患者在三天前入院,入院时的结果如图1、2。图1图2然后是今天上午发出去的结果,如图3、4图3图4通过查询病例,得知该患者在入院的第二天就输注了红细胞和血浆。医生的疑问来自于APTT呈降低,是否是因为输注血浆导致有高凝?而目前该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输注了血浆之后仍然低水平,这代表着低凝?案例分析在检测凝血分析时,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测一般采用的是0.109mol/L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为1:9。即抗凝剂0.2mL 加入静脉血1.8mL,这一比例是在血标本HCT值在正常范围内设定的,当红细胞压积发生改变时,血浆与抗凝剂比例亦随之变化,最终造成凝血因子浓度较预定浓度有较大误差。在进行凝血四项检测过程中,必须在血液标本中加入适量的钙,起到恢复血液凝固的作用。抗凝时的去钙和试验时的复钙决定了抗凝比例的实质是抗凝剂与血浆的比例。HCT降低的患者中,红细胞比例减少,收集的血浆比例增高,抗凝剂相对过少[1]。通过该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可看出,该患者处于持续出血状态,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都是偏低。由于常规采血时,该患者的血浆比例偏高,导致抗凝剂相对不足,测量时血液提前凝固,APTT降低。对于这类患者,需要按照凝血采集公式进行校准采血量:抗凝剂量(mL)=0.00185×采血量×(100-患者红细胞压积)求出校正采血量,按校正采血量进行采血[2]。根据公式计算之后,该患者校准之后的采血量应该是1.3mL,于是马上跟临床取得联系,要护士纠正采血量之后复查该患者凝血结果,结果APTT正常。总  结血标本与抗凝剂比例在凝血检测过程中,要求十分严格;准确纠正采血量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本保障,也是凝血检验人员应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参考文献】[1]周传奇,乔秀莲 血常规结果在保证凝血测定结果准确性中的应用分析.饮食保健,2019(6):260[2]匡芳梅,赖兰英 贫血对PT和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 .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6) :750-752
(责任编辑:xsq)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