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编遇到了一个病人,CK-MB:348U/L,CK:186U/L。当时小编没注意就把报告发出去了,然后负责审核的老师发现了CK-MB>CK,就对报告提出了异议。于是小编立马查看CK-MB及CK的反应曲线,曲线很正常,然后小编将标本换台仪器复查,结果和原来的结果差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小编和审核老师也疑惑,于是就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发现临床检验出现CK-MB>CK并不奇怪,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方法学的原因
市场上大部分CK-MB试剂盒的方法都是采用免疫抑制法,出现CK-MB>CK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种方法的缺陷所造成的。
肌酸激酶(CK)主要的同工酶包括CKMB、CKBB、CKMM,在人体中正常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
试剂中含有抗CK-M抗体,可以和CK-MM及CK-MB(可理解为CK-MB=CKM+CKB)中的CK-M亚基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CK-MM失去活性,CK-MB失去一半活性。然后试剂与CK-B反应,测得的结果就为CK-B的结果,因为CK-B代表的是CK-MB一半的活性,因此CK-B*2就是CK-MB的值。
简单点说试剂测的是CK-B的值,CK-MB=2*CK-B
因此,当血液中出现大量CK-BB就会使结果偏高,即测定的CK-MB=CK-MB+2CK-BB,导致CK-MB假性升高,就可能出现CK-MB>CK的结果。
正常人血清中几乎没有CK-BB,CK-BB 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中,脑组织中的CK 几乎全部是CK-BB,当上述组织坏死时可出现血清CK-BB 增高,使出现CK-MB 假性增高,甚至超过总CK 的活性。
巨CK1、巨CK2
巨CK1是一种CK同工酶(抗原)与自身抗体的复合物,最多的是CK-BB与IgG或IgA的复合物,不被抗CK-M 抗血清所抑制。当形成复合物时,CK-MB 试剂不但不能抑制CK-M,而且因计算时结果乘以2,导致CK-MB 假阳性。
巨CK1常出现在50岁以上的女性,多与肌炎、心血管疾病有关,如干燥综合症,进行性肌萎缩,急性药物中毒,风心伴心衰等。
巨CK2 是一种不正常低聚的线粒体CK,又称CK-Mt,CK-Mt 抗原性与CK-M 不同,抗M 抗体不能抑制CK-Mt,导致CK-MB假阳性。
巨CK2常见于患恶性肿瘤或肝病的成人以及心肌病儿童,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标本溶血
众所周知,红细胞中并不含CK及CK-MB,但红细胞中含有ADK(腺苷酸激酶),溶血后,ADK进入血清中,ADK会分解成为肌酸和ATP,导致CK及CK-MB的测定结果偏高。
因此,在临床出现CK-MB>CK时,在备注栏填写清楚“CK-MB检测方法为免疫抑制法”;同时与医生沟通,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