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显示,2个基因位点(其中之一位于CAMTA1)会影响散发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生存期。研究结果发表于JAMA神经病学杂志。
绝大多数ALS患者均在症状发作后3~5年死亡,但有5%的患者可能存活10年或更长。目前已知的是几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生存情况相关联。
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Isabella Fogh等人通过对5846名ALS患者和5290名对照组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试图确定可能影响ALS生存期的修饰基因。
研究最终共有4256名患者完成了临床信息收集,在这些患者中,中位生存期为32.8个月,其中延髓发病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7.5个月,脊髓发病者为35.9个月。
两个基因位点其一位于10q23染色体,另一个位于1p36染色体,研究证实其与ALS生存期有很大关系。在1p36上,所有SNP均位于内含子3中,并且4个为钙调蛋白结合转录激活1(CAMTA1)基因。
世界排名第一的SNP的G等位基因,RS2412208,与TT携带者相比,G等位基因与ALS生存期下降有关(中位生存期在GG为36.0个月,GT为36.8个月)。
在3439名有发病部位的临床资料的ALS患者中,研究证实了CAMTA1基因座S生存期的关系。
Kaplan-Meier分析表明,rs2412208的G等位基因与生存期短3.5个月相关,与TT纯合子相比,死亡率上升了19%。
基因座10q23的变异型落在胰岛素降解酶(IDE)基因内含子中,并且与ALS生存期的关系不显著。对于以前表示与ALS生存期相关的两个基因(KIFAP3和UNC13A)的证据则缺乏说服力。
研究者总结称:“这项研究的希望不仅仅是能够增加我们对于该疾病生物学的认识,还提示了药物介入的生物靶点,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还利用遗传风险评分作为一种辅助的临床试验,以解决遗传因素在生存期方面的影响问题。”
在随刊述评中,来自梅奥诊所的Nathan P. Staff表示:“准确地说,CAMTA1改变ALS生存期的机制现在仍处于推测阶段。“最近,ALS患者小脑功能障碍的增加这一点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在整个大脑中,CAMTA1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样可能导致运动神经元死亡的易感性增加。”
“鉴于人群样本比较大,以及ALS进展程度与变异度具有遗传基础的预期,从许多方面来看,令人惊奇的是多个基因都未被揭露在生存能力方面产生的作用。”Staff表示,“未来,更为大型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可能会透露更多的因素。”
编译自:Reuters Staff. Two Gene Loci Influence Survival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Reuters Health Information. June 01, 2016.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