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 Insights政策解析是提供给LH Insights智库会员的专项服务,针对医疗健康产业重要政策作出深度解读,为会员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发展计划提供有价值的政策面和市场面分析,帮助会员公司在中国医疗政策的快速变动中寻找自身的定位和机会,及时应对变动。
2016年4月 LH Insights 政策解析《儿科医疗服务政策及市场机会分析》概要
2016年3月,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要紧紧围绕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防治结合提高服务质量等关键问题,系统设计改革路径,切实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改变儿科医疗资源稀缺的现状,除了要培养大量的医生,以及鼓励或用政策引导综合医院开设儿科,更关键的还是要让儿科的服务模式能够符合医生的动力。从这一点上来看,提高儿科的服务费很难避免,在这方面也需要很强的政策补贴和支持才行。除了政策指引之外还需要补贴,尤其对于培养医生以及将儿科医生深入到基层机构,本身就需要一大笔投入,因此补贴会无法避免。在经济情况良好的地方展开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受这一趋势的影响,未来儿科医生增加以及儿科资源可能往基层下沉(如进入社区医疗)将带来三方面机会。首先是在城市和部分相对成熟、经济条件中上的城郊新城,中端体制外儿科基础医疗服务会有机会。由于中端基础医疗机构处于刚崛起的阶段,在市场早期要被用户认可需要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品牌树立过程,因此门诊部,而不是诊所的规模更容易吸引客源,而儿科作为服务特色的一部分,有助于树立服务形象,并吸引家庭用户。这样操作的另一个理由是将儿科捆绑在全科或其他专科上,而不是仅作儿科,会更有利于营收和规模,以防病人数量不足难以站稳市场根基。
同时,在城郊再往下的县级,尤其在沿海富裕地区的县,人口相对较为富裕,购买力也比较强。在这些地区,县级市场的用户可能不满足于体制内妇幼保健院提供的服务。中国目前有3000多家妇幼保健院,一半位于县级。不过,由于受到体制内药价、人员工资、服务价格等方的局限,部分妇幼保健院发展得并不好。加上妇幼保健院本身的硬件实力、专科医生方面的局限,一部分疾病如儿童心脏问题在当地得不到良好救治,只能进城治疗。
随着富裕县级人口对更高医疗条件和服务质量的追求,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当地妇幼保健院服务不能完全满足他们需求的情况下,愿意尝试体制外的机构。从城市拓展到县级的卫星儿科诊所可能在这一领域获得机会。不过,由于这部分人群以自费为主,在常规疾病治疗上的价格不能太高。
最后,儿童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家庭的财务负担。由于中国儿科医疗资源的匮乏,医生侧重治病,而后续的疾病控制、整体调养服务严重缺失。家长对于慢性病儿童的长期治疗和康复服务的需求很大。这将带来以线下为依托的儿童慢性病服务需求。由于儿童的自控能力差,慢性病管理很难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如远程、移动端),对于减重、锻炼等的指导更多需要依赖线下资源面对面来进行,将治疗方案融合用药、随访、检查,以及配备教练进行体育锻炼和饮食指导,可以打包设计成课程提供给用户。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