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NWRC)化学家Bruce Kimball指出,在当前研究中,他们的工作是探究体外因素如病毒和疫苗等对体味造成的改变。他指出,现有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早期可体现在尿液气味的特征上。这一发现可能对治疗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也有影响。费城莫内尔化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农业部(USDA)的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目前没有治疗、中止或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进程,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会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福音,可帮助家人规划好未来计划,并有利于医生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方案,以缓解患者表现出的症状。
约510万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检查方法,但该病的一个特点是在大脑中有大量淀粉样斑块沉积。
研究人员采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试图培养出大脑中具有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小鼠,因此他们将人类相关基因插入小鼠基因组中,然后使用药物激活这个基因。小鼠的大脑细胞中含有这种突变基因后,大脑中会出现大量的淀粉样前体蛋白。
过多的前体蛋白形成淀粉样斑块阻塞了大脑,小鼠患上了类似人类阿尔茨海默症的疾病。表现出与人类类似的精神行为症状并不断恶化。这些老鼠被称为“淀粉样前体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或“应用型小鼠模型。”
研究人员使用三种小鼠进行实验,经过行为和化学分析,他们发现每个应用型小鼠模型的尿液气味的特征明显不同于对照组的小鼠。且他们认为这或许不是由于尿液中的组成成分不同,而是由于成分的浓度不相同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气味特征并无显著变化。
Daniel Wesson博士指出,尽管这项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终有一天研究人员将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生物标记物。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