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中国凭借CRISPR革命,正在成为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对于很多人来说,“CRISPR+中国”首先联想到的是去年臭名昭著使用基因组编辑器改变将成为双胞胎女孩的两个人类胚胎DNA的贺建奎。在这一事件曝光前,中国在CRISPR技术领域的知名度鲜为人知,但该领域在中国发展极为迅速,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

CRISPR技术在中国的一个更好的代表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植物生物学家李家洋。1985年,李家洋和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许多优秀、杰出的年轻科学家一样,海外求学,并于1995年回国,从此开始专注于植物DNA研究。最近刚结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一职的李教授表示,他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进行精确的基因组编辑。CRISPR为他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加速了他改良水稻方面的研究进展。他说:“现在,突然之间,梦想成真了,”在采访李家洋那天是一个星期三,他的实验室在晚上9点时依然灯火通明,有20多名研究人员正在做实验。

世界各地的CRISPR实验室都在超负荷的工作着。2012年,研究人员将细菌免疫系统转化为基因组工程的快速通用工具,科学出版物中提到CRISPR的论文共有127篇,但到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4000。尽管美国发表了最多的CRISPR著作,并且仍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但中国现在紧随其后,并且正在为CRISPR的使用投入大量资金。

在普利策中心(Pulitzer Center)的支持下,《Science》走访了中国五个城市的科学家,他们正在广泛的学科中使用CRISPR。农业是其中最大的推动力,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在大规模应用动物编辑,用于人类移植的猪器官是最具挑战性的项目。

此外,中国正在积极探索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针对癌症研究,已经启动了比任何国家都多的CRISPR临床试验。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杨辉研究员是中国最成功的年轻CRISPR研究人员之一。他说:“中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发表了许多CRISPR研究,但鲜有令人振奋的开创性工作。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发表更多创新性研究。”

但杨辉也强调,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他目睹了这些著作在质量上非常快速地提升。随着中国在这一科学前沿插上自己的旗帜,像李家洋教授和他的留学经历可能会成为历史。因为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会选择留在国内,因为有更好的机会,而且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在努力学习。”

在最近对涉及CRISPR的2000多项不同发明的专利申请进行的分析中,美国只是勉强领先于中国。近年来,来自中国的申请数量迅速攀升,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这篇文章是Pulitzer Center赞助的Science ‘s CRISPR in China系列文章之一)
(责任编辑:tq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