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能不输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者决不多输:如受血者只需要某种(些)血液成分,应输注相应的血液成分.尽可能不输全血。若受血者符合自身输血条件,必须征得受血者或家属同意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
2. 临床医师应熟悉血液及其成分制品的规格、特性、适应证、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3. 输血治疗前,临床医师须向受血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性疾病,征得受血者或其家属同意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治疗同意书与病历一并存档。
4. 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受血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需暂缓输血,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均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血库)及医务科报告;如疑似输血不良后果,需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应通知提供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人员到现场。
5.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
(责任编辑:labweb)